我校成功举办“基于‘四三四’教学方式变革促进课堂目标理念策略的有效融合”教学论坛
培养核心素养,提升关键能力
2024年4月11日,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中部成功举办了题为“基于‘四三四’教学方式变革促进课堂目标理念策略的有效融合”的教学论坛,旨在深入探讨“四三四”教学模式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创新实践与效果,以及其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深远影响。我校孙玉柱书记,张万祥副校长,陈平主任、高中部全体教师,以及河北清河中学领导、老师出席本次会议。
本次论坛汇聚了语文、数学、英语及历史备课组四位教师,他们分别就各自学科领域内的“四三四”教学实践进行了精彩的主题发言。
语文备课组王金凤老师作《“四三四”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合实践》主题发言,以丰富的教学实例,生动展示了“四三四”教学方式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地生根,实现课堂目标与教学理念的深度融合,通过目标引领、问题驱动、应用迁移、评价反馈四个关键教学环节的精心构建,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提升语文阅读理解能力、表达交流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从而有力推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数学备课组刘颖老师作《探索课堂“四三四”教学方式,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主题发言,从“四三四”教学方式的理解、对数学课堂中“四有”的解读以及“四有课堂”的实践和思考三方面出发,分享了如何通过“四三四”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问题解决和数据分析能力。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现实生活情境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解,切实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英语备课组刘丽娜老师以《“四三四”教学方式在英语课堂中的实践》为主题,阐述了如何借助“四三四”教学方式与英语课程标准的联接点,进行英语课堂中的教学实践,并以目标引领、问题驱动、创设情境、评价反馈四种方式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进而达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历史备课组张浩墨老师围绕《落实四三四教学方式,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四三四”教学方式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反思》主题,深度剖析了“四三四”教学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与挑战。他以具体教学案例为依托,探讨了如何运用“四三四”模式引导学生深度探究历史事件、分析历史现象,培养其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张老师还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为参会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教学实践经验。
而后,语文教研室王芊芊老师、杨柳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感想。
论坛尾声,张万祥副校长对各位老师的精彩发言,本月地理教研室和高一物理备课组在各自学科的“四三四”教学实践给予了高度评价,建议全体教师积极研究“四三四”教学方式内涵,深入理解四有目标、三维理念、四步策略之间的关系;各教研室、备课组积极研究“四三四”课堂教学方式的有效实践措施,形成适合本学科发展的“四三四”课堂教学方式;指导学生理解“四三四”课堂教学方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最后,孙玉柱书记指出四位老师的分享是一场理论与实践交相辉映的教学智慧碰撞,他们对“四三四”教学方式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不仅丰富了学校的教学模式,也为全校教师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成功案例,并建议各位教师做好融合,融会贯通;抓住学校给予的载体,深化研究与实践;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推动教学相长,为培养具备全面发展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人才贡献力量。
此次教学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我校在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方面的坚定决心与显著成效,也搭建了一个教师间深度交流、共享智慧的平台,对于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促进课堂目标理念策略的有效融合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撰稿:檀玉婷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