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学子走进“天空之眼”遥感科技点燃少年科学梦‌

发布时间:2025-04-14 | 来源:科学技术与创新教育中心 | 浏览次数:3265

4月10日下午,来自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应用推广部宣传推广团队带头人的龚亚丽老师和中国航天青年拔尖人才张学文博士,为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初一年级700余名师生带来题为《卫星遥瞰地球 科技守护家园》和《中国资源卫星应用》的两场科普讲座,带领同学们开启了一段探索遥感科技的奇妙旅程。

讲座中,龚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遥感技术原理。当大屏幕展示出卫星拍摄的各种高清影像时,现场爆发出阵阵惊叹。结合身边热点事件,龚老师生动演示了遥感技术在灾害预警、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应用,特别展示的农作物生长监测动态图,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赋能。

互动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学生们积极抢答老师提出的遥感相关问题,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有效架起了课本知识与前沿科技的桥梁。活动尾声,不少同学反馈出了“想当遥感科学家”的志向。科普讲座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科技视野,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探索星辰大海的种子。

遥感科普讲座通过沉浸式体验、跨学科融合和科学家精神引领,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家国情怀与创新意识,同时为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提供了实践范本‌。

张老师生动讲解了卫星技术背后的科学原理与应用价值。通过北斗导航系统的例子,同学们理解了不同轨道卫星的协同作用。现场还展示了汶川地震期间通信卫星保障应急联络的案例,引发阵阵掌声。谈及遥感卫星,张老师用高清卫星图像展示了其“透视地球”的能力:“通过可见光、红外线等传感器,它们能监测农作物长势、追踪台风路径、评估森林火灾损失。”同学们惊叹于卫星技术在防灾减灾和环境保护中的关键作用。

讲座尾声,张老师鼓励同学们:“每一颗卫星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未来需要更多年轻人投身航天事业。”现场互动环节中,学生们通过卫星模型操作和VR地球观测体验,切身感受到航天科技的魅力。

“原来卫星离我们的生活这么近!”初一年级的同学们感慨道。两场讲座不仅点燃了二十中学初一学子们的科学热情,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探索星辰大海的种子。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