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讲堂:从二十中到清华大学,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一、学霸经验大放送
【陶有有】初中毕业于清华附中附属实验
高考691分,北京市279名
已经和清华大学签约
1. 合理目标:学习旅程中的导航灯与驱动力
同学可以依据个人情况制定切实、存在意义的目标,即从现状出发以乐观而不盲目的视角为下次考试乃至最终的高考制定目标。一个明确且合理的目标,能够帮助同学将抽象的学习愿景转化为具体可行的行动计划,使每一步努力都更加有针对性。它不仅帮助同学集中注意力于最关键的学习领域,避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还能够在达成小目标的过程中给予即时的成就感,从而激发持续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更重要的是,合理目标促使同学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不断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以适应变化的学习需求和挑战。因此,制定合理目标是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基石。
2.不同时间尺度规划:助力同学学习成长的全景导航
制定不同时间尺度的个人规划对同学的学习具有深远的影响。从短期规划到长期愿景,每个时间尺度的规划都为同学的学习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和阶段性的里程碑。短期规划,如日计划或周计划,帮助同学将学习任务细化到每一天,确保每天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执行,有助于培养自律性和即时反馈机制。中期规划,如月计划或学期计划,则帮助同学在更长的时间框架内规划学习进度,设定阶段性目标,平衡不同学科或领域的学习需求,确保整体学习进度的稳步推进。而长期规划,如年度计划或职业规划,则引导同学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和人生目标,将学习与个人成长、职业发展紧密相连,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意义感。通过制定不同时间尺度的个人规划,同学不仅能够更好地管理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够在不断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积累自信、提升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3.携手同行:向同学老师求助,共筑学习成长的桥梁
向同学和老师寻求帮助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当遇到难题或困惑时,勇于向身边的资源求助,不仅能够迅速获得解答和指导,还能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内化。同学间的互助合作,能够激发思维的碰撞,提供不同的解题视角和方法,拓宽学习思路。而老师的专业指导,则能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学习要点,解决复杂问题,并在方法论上给予宝贵的建议。通过寻求帮助,学生不仅能够克服学习障碍,提升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技能,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因此,不要害怕提问或求助,它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极大地促进个人的成长与进步。
4. 智慧驾驭碎片化与整块时间,高效提升学习力
学习是一场既考验智力又比拼时间管理的马拉松。在繁重的课业与即将到来的高考压力下,合理高效地利用碎片化时间与整块时间,成了提升学习效率、优化学习效果的关键。碎片化时间,如课间休息、等车、排队等短暂空闲,虽看似微不足道,但积少成多,却能成为知识积累的重要来源。利用这些时间进行单词记忆、公式回顾、错题整理或是听一段英语听力,不仅能让大脑保持活跃状态,还能在无形中巩固知识点,减少遗忘。而整块时间,如自习课、周末及假期,则是深度学习、系统复习和攻克难题的黄金时段。在这段时间里,同学可以安排更为集中和系统的学习任务,如完成章节复习、进行模拟考试、深入研究难题解法等。整块时间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连续的思考空间和足够的时间深度,有助于建立知识框架,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和应试技巧。同时,这也是进行错题集整理、制定学习计划和反思学习方法的理想时机,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因此,高中学生应学会平衡利用碎片化时间与整块时间,让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习效率与质量的提升。通过科学规划时间,不仅能够缓解学习压力,还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更优异的学习成果,为未来的学业和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5. 强化学习之旅:复盘与补缺的智慧策略
定期复盘,查漏补缺,是同学学习旅途中不可或缺的自我提升环节。它如同航海途中的定期检修,确保同学的学习之舟能够稳健前行,不断接近知识的彼岸。在学习过程中,同学难免会遇到理解不透彻、记忆模糊或是遗漏的知识点。这些“漏洞”若不及时修补,可能会成为后续学习的绊脚石,影响整体的学习效果和进度。而通过定期复盘,同学能够系统地回顾所学内容,用批判性的眼光审视自己的学习成果,及时发现并识别出这些薄弱环节。查漏补缺的过程,则是对这些“漏洞”进行精准打击的修复行动。它要求同学有针对性地加强练习,巩固理解,直至将原本模糊或遗忘的知识点转化为牢固的记忆和熟练的技能。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同学们弥补知识上的不足,还能够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在面对新的挑战时更加从容不迫。因此,定期复盘,查漏补缺,是同学学习策略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它促使同学保持对学习的持续关注和反思,确保学习之路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通过这一过程的不断循环,同学能够逐步构建起坚实的知识体系,为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沙子博】初中毕业于 101中学
高考686分,北京市449名
已经被清华大学录取
1 善用“费曼学习法”,形成学习合力
“费曼学习法”强调将自己的所知所学教给别人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并在讲述中发现自己的纰漏,及时改进。高三一年,英语邓勇老师给予了我很多次上台讲题的机会,这大大锻炼了我的文本分析,理解概括与表达能力,提升了英语水平。与此同时,我也经常给同学讲题,在问题解决之后,达到了“双赢”的学习效果,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 发力形成“正反馈”,拒绝低效内耗
在高中三年,我对于每一科的学习始终充满了动力与激情,这是我能在多科达到均衡而不偏科的关键。无论是学到一个新知识点,或者是用知识点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加深了学科本质的理解,亦或者是取得了分数或排名上的提升,学习过程中每一次小小的“惊喜”都会带来“正反馈”,激励我在相对枯燥的学科学习中不断向前,取得突破。
3. 及时总结反思,抓住提升点
在高三的历次考试中,我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起初,我对卷面上的分数十分看重而忽略了失分背后的原因和问题。在四次大考中,我逐渐调整心态,剖析分数背后的错误原因,并制定相对应的学习方案与策略,进行“对症下药”,将问题针对性地逐个击破,实现了分数上的提升,能力上的提高。
4.紧跟老师,有任何问题,他们随时都在
在学习上,我的班主任李媛老师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高二伊始,我对语文大题一筹莫展,对不同题型缺乏深刻的认识。李老师便开始了她的专项训练,每天不同的板块,针对性的讲评,她将提取材料信息、分析答题要点、整合答题语言、归纳易错点这一完整答题过程梳理得井井有条,让我直观地感受到如何学习语文,答好题目。当我对作文感到困惑时,李老师总是耐心地与我一起分析,审题、举例、论点、论据,她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在李老师的引导下,我在语文学习方面形成了系统的知识网络,并对各种题型有了自己的理解。我跳出了答题的“套路”,真正读懂了文本,享受了语文这个学科本身的乐趣,而不是仅仅为了应试的分数而学习。
记得在高二时,我在解析几何和导数大题上遇到了瓶颈,总是无法解出。那时我非常着急和迷茫。数学王瑞群老师在课后找到我,仔细分析我的答题过程,找出错误原因,并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去面对接下来的题目。在她的帮助下,我成功攻克了这两座大山,取得了重大突破。
邓勇老师在每次模拟考试或统练结束后,他都会找到我,把前一天单独整理好要点进行一对一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的阅读能力直线上升,通过亲身体验学会了如何梳理文章结构并找到答题要点,把握方向,提高正确率。
物理徐利华给出的“三大观点”“十个意识”“四选”,从知识点总结到难题解题分析,再到考试易犯的考场错误,方方面面都给予了我指导与帮助。
化学王峻岭老师在高三阶段整理出所有大板块的PPT供我们随时随地复习,其中包括了易错题、基础题、提升题等,并将我从只关注难题的习惯扭转过来,学会重视基础,不断强化巩固基础方程式、重要思想等。遵循这个原则,我在考试中的得分率有了很大提升。
地理是我的强项,和强老师在复习上给予了我极大的自由度,在给出复习建议的同时关注我的薄弱点,允许我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复习。最终,在期中、期末及高考中,我取得了A1的成绩。
三年过去了,我们的高中生活也告一段落。但二十中带给我们的成长,却是一辈子的宝藏,成了我们人生中重要的财富。这段经历,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撰稿:2024届高三S4班 陶有有,沙子博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