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四三四教学方式变革的有效教研活动——高中新课标新教材实施暨第七届教学研讨月地理教研室展示活动

发布时间:2024-04-11 | 来源:高中部 | 浏览次数:17847

2024年4月8日下午,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中部开展了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暨第七届教学研讨月地理教研室展示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基于提升四三四教学方式变革的有效教研活动”,活动由周阳玢主任主持,高中地理教研室的老师进行了交流发言;张万祥副校长、郭鹭鹭主任、陈平主任、王丽俐主任、海淀区督学戴红老师、清河中学部分领导老师、地理教研室所有老师和部分高中任课老师参加了当天的活动。

本次地理教研室展示的目的是基于“课程宏观引领——单元整体架构——课时充分落地”大框架,通过课例探讨,以备课组交流研讨的形式,确立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由宏观入微观的培养途径,促进“四三四”课堂教学方式的有效实施。

活动伊始,高中地理教研室主任王丹丹老师基于提升四三四教学方式变革的有效教研活动,做了关于《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报告,分析了教学方式变革的背景,高考试题背后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对教学方式变革优化的指向性,提出了培育学科核心素养需要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并通过教学案例实际总结了教研组老师在课堂教学方式优化、核心素养培育方面的具体实施策略。

接着,高一地理备课组陈丹璐老师做了《落实四三四教学方式,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发言,阐述了对高一地理教学的理解与定位,并以《城镇化》为例,分析了课堂每个环节具体如何践行四有课堂、三维理念、四步策略的教学方式,如何有效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而后,高二地理备课组杨欢老师做了《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发言,基于南非现场实践教学,校园周边服务业调查、能源低碳转型发展等课堂内外实践案例,基于理论指导,结合生活经验,杨欢老师深入浅出分析了如何让课堂情境“真”、知识“活”、问题“深”、思维 “广”。

紧接着,高三地理备课组周洁老师做了《打造接“地”气的高效课堂》的主题发言,分析了目前高考地理主要考察方向与四三四教学策略不谋而合,提出教师在“教”上应遵循巩固基础知识—提升解题能力—培养核心素养—树立正确价值导向的实践路径,学生在“学”上应遵循前测—诊断—讨论—展讲—编题深化—总结消化的路径,坚持去繁求简,去粗取精,深耕备课,抓好课堂,用最接地气的做法,力求打造高效课堂。

紧接着,海淀区督学戴红老师做了总结发言,高度赞扬了教研组青年教师们的刻苦钻研精神,表达了对教学方式改革的认识,从讲知识到更关注教法学法到关注生活关注情境再到注重素养,教学就是追求教学相长的过程,“落地生花”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最后,戴红老师表达了对教研组各位老师的殷切期待,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地理教研室一定会越来越好!

最后,张万祥副校长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本次高中地理教研室的活动,教研室老师在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中积极探索,研讨氛围浓厚,鼓励地理教研室能够再接再厉,继续思考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方法。

图片10.png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