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促成长,精彩齐绽放——高中部开展十九届“挑战杯”教学展示交流活动
春蚕不倦育桃李,满腔热情立教坛。为进一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中部于2024年5月22日-27日举办了第十九届“挑战杯”教学比武展示交流活动。
本届“挑战杯”主题为基于“四三四”教学方式改革的有效课堂教学实践,分为文科组、理科组、综合组三个赛场,共十四位老师参加。评委团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学校领导、教研主任组成的固定评审团,其中综合组评审团包括,吴刚校长助理、胡廷锋副主任、宋婷婷老师、景慧娟老师、谢庆红老师,文科组评审团包括张万祥副校长、周阳玢副主任、罗杰老师、竹怀侠老师、王丹丹老师、王泰老师、赵烨老师,理科组评审团包括陈平主任、郭鹭鹭副主任、张程艳老师、张晓老师、庞鹏飞老师。另一部分则是每节课观课老师组成的流动评审团,实时对课程进行观摩和考察,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教育集团陈恒华校长亲临现场观课指导。
在比赛过程中,各参赛教师以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精心的课堂教学设计,启发鼓励式的语言和丰富有趣的课堂活动,在落实新课程标准及相应学科核心素养及“四三四”教学方式变革要求的同时,发挥各自深厚的教学功底和扎实的教学技能,他们凭借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为大家呈现了一堂堂精彩的课例,充分展示了参赛教师良好的专业素养和风采。
------------*综 合 组*------------
5月22日—5月27日,综合组四位老师率先开展了随堂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
5月22日第6节课,陈晨老师以《你好,我是你的“大白”》为题带领学生理解有效安慰的重要性,了解基本的安慰技巧,体验不同类型的安慰带来的感受,使学生能够在同伴沟通中明确自己想要得到的安慰,理解和体会他人需求,主动地运用安慰他人的技巧。
5月23日第6节课,潘睿老师以《齐白石笔下的虾》为题,通过对虾的描绘,掌握写意花鸟画的基本用笔技法,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引导学生感受中国画笔墨的魅力。
5月23日第7节课,石晓敬老师通过梳理“构建智慧化书香校园——脊梁书房”的引导学生实现计算思维求解问题中的自动化计算,总结运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及了解拓展应用。
5月27日第5节课,林艳飞老师带领学生掌握篮球运动训练的基本练习方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及正确对待比赛胜负的心理品质。
------------*文 科 组*------------
5月25日上午第一节课,王志纯老师通过史料解读,时间轴、表格梳理,带领学生了解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表现,通过人物小传、情境演绎理解甘地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的重要影响,通过结构化梳理,认识到亚非拉民主运动的伟大意义。
第二节课杨水淼老师带领学生从天津港研学切入,分析天津港的建设对滨海新区发展的影响,以及对京津冀乃至“一带一路”区域发展的意义。
第三节课韩秀丽老师通过辨析居委会选举的不同观点,加深了对民主选举的认识,通过小组讨论西煤厂胡同改造,提高公共参与素养。通过了解地区基层治理的创新案例认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意义。
第四节课上,王金凤老师精彩讲授了鲁迅经典作品《祝福》,王老师以钱为切入口,探究以祥林嫂为代表的女性在封建社会的生存困境及自奴化命运,深刻理解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摧残,理解鲁迅对社会的关照和对国民性的剖析。
第五节课由檀玉婷老师创设学生排演《雷雨》戏剧情境,通过设计学生活动和学生的表演,还原戏剧魅力,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从人物潜台词、语言、动作等方面加强学生对周朴园形象的理解,深入理解戏剧主题,体会作者曹禺伟大的悲悯情怀。
------------*理 科 组*------------
首先,生物吴静老师通过展示不同地区酒量存在明显差异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基因突变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关注人类健康,形成积极的社会价值观。
接着,在化学韩雨洋老师的课堂上,通过展示中国悠久的酒文化引入乙醇的学习,从实验现象中学会辨识物质,提升学生宏观变化与微观探析的素养,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和问题解决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第三节课,袁蒙蒙老师带领学生们遨游数学的海洋。通过为故宫制定一套测量方案,确定解三角形的基本图形,发展数学抽象思维,进一步理解测量问题的本质,构建解决问题的一般路径和方法。
第四节课,郑英杰老师带领学生围绕劣构问题展开研究,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框架,进一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的过程,从一个命题者的角度去认识三角形边角条件的变化规律。
第五节课上,党欢欢老师带领学生通过分析切实感受到玻尔理论在改变人们观念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小组交流,结合经典力学,描绘出氢原子能级图,体会由实际运动情境向科学的抽象过渡的科学方法。
问道不叹星光远,俯首躬耕徐徐行。此次活动的开展为参赛教师提供了锤炼技能、展示自我的机会,也为所有教师搭建了互相学习、交流研讨平台,对深化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我校教师教学教研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相信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所有教师都能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追求卓越,挑战创新,绽放风采,以行稳致远的胸襟和扎实专业的素养,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绘制更美的风景。
撰稿:冯春莉
审稿:张万祥
照相:翟林峰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