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进校园 节日清明掀热潮——我校成功举办“清明节习俗及文化内涵”讲座

发布时间:2017-04-01 | 来源:高中语文组 | 浏览次数:423862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的血脉、灵魂和根基。为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我校语文教研室特申请了海淀区专项基金项目:传统文化进校园。值此清明节来临之际,为了使广大师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3月28日下午,我校特邀请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地北京学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张勃老师在艺术楼一层举行了一场题为《传统文化进校园之节日中国:清明节习俗及文化内涵》的专题讲座。此活动由我校语文教研室与高二年级联合组织,面向高二全体学生,学校教学处陈平主任、高中语文教研室全体老师、高二年级主任王丽俐老师及全体班主任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

讲座包括清明节起源、习俗与文化内涵三部分,内容由浅入深,对清明节进行了一个比较全面而深入的介绍。讲座过程中,张老师引经据典,还特意展示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清明习俗的图片,并配有相关诗句,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掀起一阵又一阵的高潮;而“感恩情怀,生命意识,应时精神”这一清明节文化内涵,又引发了同学们的深入思考。最后,由语文教研室主任罗杰老师对此次活动加以总结,罗老师现场提问,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成效,同学们积极踊跃回答,讲座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本次讲座既提高了同学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也丰富了同学们的传统文化知识,同时还引发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讲座历时一个半小时,会后同学们都纷纷表示,希望学校以后能多举办类似的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