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部第九届教学研讨月暨首届人文论坛——政治教研室展示活动
2024年10月16日下午,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中部开展了2024-2025学年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程暨第九届教学研讨月第一届人文论坛——政治教研室展示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善用社会大课堂,讲好时代故事”,活动由陈平主任主持,高中政治教研室的老师们进行展示交流。张万祥副校长、王瑞群副主任、郭鹭鹭副主任及语文、英语、历史、地理教研室主任和任课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研讨活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的指示,以及教育部关于善用社会大课堂的号召,围绕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探讨打造“有知识、有方法、有生活、有境界”的“四有课堂”的有效策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思政课能够深入学生内心,外化于行,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活动伊始,高中政治教研室主任马志群老师就“四有”背景下高中政治教研室持续开展课堂教学改进的实践思路作了简要介绍。马老师从当前高中思政课面临的现实挑战出发,从现实挑战、教师成长与教学思路三个层次,指出思政课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认准课程定位,聚焦学科关键能力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接着,高一备课组田晶老师作《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的主题发言。田老师指出,要运用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此外,在生活情境的创设与选择上,要更关注北京的发展。之后,田老师介绍了备课组设计“讲述中轴线故事,感受时代脉搏”实践活动的思路及对于成果的应用,意在让学生在情境中探寻真理,在深学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
接着,高二备课组符家铭老师作《聚焦任务设计,提升思维能力》的主题发言。符老师从关注时代发展的背景依据出发,指出要聚焦时代发展创设情境。此外,任务设计要着眼真实生活,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后,符老师指出课堂教学要注重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并作了真实的课例展示。
接着,高三备课组王泰老师作《整合知识体系,回归核心素养》的主题发言。王老师从课程定位、考试评价、学情分析等角度出发,指出了高三年级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面临的系列难题,并介绍了备课组基于以上难题在教育教学中进行的有益探索。王老师指出,重视核心素养落实要体现在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此外要注意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调动学生积极性。
之后,陈平主任对各备课组的实践探索做了充分肯定,此外邀请了地理教研室周洁老师和历史教研室刘东兴老师作点评发言。周洁老师指出,政治教研室勇于创新,敢做敢想,值得学习。刘东兴老师指出,中轴线相关的学科实践活动设计新颖,既有知识又有实践,是出色的活动设计。
最后,张万祥副校长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点评。张万祥副校长充分肯定了此次政治教研室的研讨活动,指出政治教研室在新高考背景下探索出的策略与方法是比较准确的,也是值得其他学科去钻研和学习的。跨学科学习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开展论坛,交流互鉴是在这一大背景下的有益探索,我们要把握机会,充分学习和借鉴其他学科优秀教学成果,跟紧时代步伐。
撰稿:韩秀丽
审稿:张万祥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