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过程:悦动思维,趣享数学——第二届数学节教师论坛

发布时间:2024-03-14 | 来源:高中部数学教研室 | 浏览次数:16287

2014年3月12日,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中部数学教研室开展数学节教师论坛。张万祥副校长、全体数学教师参会。

首先,张程艳主任就第二届数学节的举办给予肯定,并就高中数学组发展作简要说明。

曹元营老师以几何元素取值范围为载体展示了一节解析几何二轮复习课,本节课在课标指导下、在高考要求下,深刻落实了解析几何学习的本质。本节课贵在基于学生一轮复习的学情基础上,从学生测验反馈的知识障碍点出发,引导学生准确翻译几何特征,恰当选择参数,优化运算,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用好图形性质,体会函数思想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付莉老师就高三数学组二轮复习整体布局的准备工作做了详尽的工作汇报:精准规划48课时、精细备好48课时粮草、导数解析几何相关专题二轮校本教材编写等等。开学伊始,高三数学备课组更是以解析几何为载体,基于学生学情,全力打造三节解析几何二轮复习课,邀请数学教研室老师莅临指导。同时,对学生分层教学,打造尖子生团队。

卫雅楠老师以“四新背景下,从高三二轮复习看高二教学”为题,由高三复习的过程与内容为载体,思考如何就不同学情进行解析几何教学,并展示了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困惑,以此引发教师们充分讨论,也借此经验指导高二解析几何部分的教学以及高三复习内容的设计。

马可老师分析了高三视角下的高一数学教学,讲解了高考中的高一内容“必修1—4(除立体几何)”的分数情况,2021年至2023年分别为:47分、55分、57分,占比逐渐增加。其中高一教学分析为:回顾高一数学要点:基础概念、运算技巧、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现状分析:动力、习惯、参与度;高一数学主要作用:继承、发展、反馈;高一重点教学目标:学会自主学习。

张副校长肯定了老师们对数学论坛的充分准备与思考,并鼓励老师们跟进高考改革步伐,创新发展数学教学,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积极应对高考改革。

 


撰稿:张小艳

摄像:翟林峰

审稿:张万祥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