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核心素养之花在课堂内外绽放——记生物教研室初、高中部区级展示活动
2018年10月15日对于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生物教研室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我校生物教研室初、高中部分别进行了区级生物讲座和公开课示范交流活动。其中初中部区级生物讲座由初三年级薄乘鹤老师承担,高中部区级公开课示范交流活动分别由高一年级周晓宁老师和顾卉青老师承担。
薄乘鹤老师在全区初中部的主讲台上,基于自身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积累,进行了题为《自然摄影》的主题讲座,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摸索的单细胞生物采集、培养和拍摄方法。向老师们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手机就可以拍摄出高清的动物图片和视频的过程,并展示了自己精心拍摄的很多单细胞生物以及昆虫的照片。作为珍贵的教学资源,吸引了在座各位老师的热切关注,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高中部的区级公开课展示活动在我校图书馆二层举行,海淀区的高一生物教师们及教研员柳忠烈老师到此参与了听课与评课交流活动。
顾卉青老师和周晓宁老师采用单元集体备课的形式,把“细胞膜的成分与功能”和“流动镶嵌模型”两节课内容整合起来,将“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这一单元内容以全新的方式完整呈现。
顾卉青老师讲第一课时,通过自己设计的油和墨水的实验,引发学生对细胞膜成分和功能的思考,顾老师还提供了几个图表素材,让学生自己分析其中的含义,学生学习兴趣很高,积极参与分析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老师积极引导,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周晓宁老师讲第二课时,科学地设计学习和讨论活动,让学生根据所给的四个基本事实,论证流动镶嵌模型是最符合细胞膜结构特点的模型。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思考、分析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并加以引导,课堂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两节课后,在教研员柳忠烈老师的带领下,老师们进行了听课后的评课交流。首先请周晓宁老师和顾卉青老师对自己这节课的设计思路进行了阐释,随后请听课老师进行评课反馈。发言的三位老师对本次公开课都给予了高度肯定,表示受到了很多启发。这两节课通过单元集体备课的形式,将大概念贯穿始终,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位,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最后柳老师对这两节课进行了评价,指出如何在高一生物课程中落实新课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两节课让大家看到了方向。
活动结束后,很多老师对顾卉青老师的课程和实验设计很感兴趣,纷纷主动前来与顾老师交流探讨。
前来听课的陈校长也与教研员柳忠烈老师、周晓宁老师、顾卉青老师认真交流探讨,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陈校长指出,素养导向的课堂是开放性的,让学生留有疑问的课堂也很好。本次公开课示范交流活动是落实生物新课标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成功范例,让参与教师都获得了启发和思考。
在多次备课、磨课的过程中,生物教研室的老师们全程参与研讨、交流、提出不同的建议,贡献着每位老师的智慧,同时,每位老师也是活动的受益者。一个团结、和谐、奋进、研究型的生物教研室集体吸引着每位生物老师积极参与到新的中、高考研究中,相信我校生物教研室的未来越来越好。
撰稿:公婷婷、杨昳
审核:周义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