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二十故事】廿廿不忘是二十——2023届毕业生曾梓萌
2023年高考终于落下帷幕,走出考场的一刹那,我猛然意识到,与二十中相伴的日子,已所剩无几。我永远都会记得在二十度过的三年学习生活。这是努力的三年,奋斗的三年,也是温暖的三年,幸福的三年,从中考的560分到高考656分的三年!
三年前,中考报志愿时,在家长的支持下,我选择了北京市第二十中学。从昌平到海淀,第一次走进二十中学庄重的校门时,我还是个懵懵懂懂,对前路充满未知和不安的高一新生;如今,走出二十中的校门,我已沉稳许多,满怀希望地面对着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三年来,是母校陪伴我度过这几千个奋战的日日夜夜,是母校的培育,给了我这份自信!
母校为我这三年学习的助力,体现在方方面面。
春日的和煦,夏日的火热,秋日的高洁,冬日的凛冽,二十中学在一年四季的变换流转中展现着不同的美。优美的校园环境给我的学习生活增添了多种色彩。
三年里,我无数次早早起床来到教室,或继续完成未完成的任务,或为接下来的内容做些准备。每每踏在清晨二十中学那条宁静、清幽的甬道上,听着树梢鸟儿的鸣唱,我便能打起精神,睡意全消,为新的一天做好充分的准备。二十的清晨在我眼里是象征着生机盎然的一抹绿。
中午,吃过午饭,继续徜徉在校园的甬道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留下一片斑驳的影子,或与走过的同学打打招呼,或观赏路边新开的小花,或与熟悉的老师轻声问候,这便使得繁重的学习生活又添了些惬意和满足。二十的午后在我眼里是充满温暖和爱意的一抹黄。
晚自习结束后,伴着凉风习习,星光点点,我与同学结伴而行。看着月亮在树枝间时隐时现,我曾无数次带着学有所收获的兴奋诗兴大发,与同学畅谈人生和理想,每一天的学习生活都是满载而归。
母校为我们带来的,更有我们二十中优秀的教学力量。二十中的每一位老师,既是良师,也是益友。
不同的课堂,既有慷慨激昂,热闹活泼,也有庄严大气,平静柔和。每位老师根据自己学科的不同特点,设计出各种别出心裁的独特课程,再以最能抓住同学们注意力的方式讲述出来。有教学,有实践,有反馈,这是二十中学的特色教学模式。
假如课堂上有没能理解的内容,我们也从不担心。二十中的教师办公室,时刻为求知的学生们敞开。在二十中,课间时你总能见到这样的场面:办公室中熙熙攘攘,同学们或拿着教科书,或拿着已经批改过的练习题,来向老师们请教各种各样的问题。无论老师,还是同学,他们都知道,今天提出的每一个疑问,都是明天考场上的又一块基石。这就是二十中一直以来的优秀学风。
除日常学习之外,学校也在尽力为我们提供更多更好教学资源。还记得高一时,在学校支持下,我去北京理工大学参加了高校夏令营项目,体验了一番大学生活,收获颇丰。直到今天,那段经历仍可为我的专业与院校选择提供有力参考。
此外,学校还设立种子计划与珠峰计划,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校为我们每个同学量身打造了个性化的培养计划。不仅有文化课的拓展课程,还有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有优质的学习环境,还有想要独立思考时有自己的空间,想要合作学习时有互相交流的同伴,想要咨询各类问题时还有专家老师们护航。这独特的经历,连同日常学习一起,把基础打在平时,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成为我高中学习后期自信心的重要来源。
除了文化课的学习,二十中学的德育工作也是非常出色。“扬五彩青春,做中国脊梁”,这一直是学校立德树人的宗旨与目标。演讲比赛的主持人、经典诵读的核心成员等等,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无不向学生们传达美好品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校校风校纪一直保持良好。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学校“勤奋、求实、向上”的校训已经深深烙印与我内心,我在这里学会该如何成为一名有道德,有责任感的青年人。相信在未来,这样的品质仍将陪伴着我,在社会中立足。
学校还向来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课上,有篮球,足球,体操等各类实践课程。我们这批学生一一参与,自其中收获了汗水与快乐。学校还为学生们专门设立了健身房,让学生们能够在课余时间利用专业健身设备锻炼身体,放松身心。面对高中体育合格考,这里的设备曾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
这三年以来,在脊梁实验班的学习生活是我最难忘的。我们班级中总是不会缺少有想象力,有创造力的人。每位同学都能在自己擅长的课程中大放异彩,带动其他同学们积极学习。我们也是一个很有凝聚力的班集体,无论是广播操比赛,还是运动会,我们都曾获得过非常优秀的成绩。如今我们就要各奔东西,我虽依依不舍,但唯有默默祝福。在二十中,能收获这样一个有爱的班集体,是我的幸运,也是我的荣幸。
在这里,我还想对我的学弟学妹们真诚的说:选择二十是我中考做得最好的决定!相信你们也能在这里发现属于自己的美好,得到属于自己的幸运,发挥属于自己的天赋,赢得属于自己的成就!让二十中带你开启人生的新篇章,将会是你未来最宝贵的回忆。
撰稿:2023届高三年级曾梓萌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杨柳依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