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二十故事】难忘师恩,感恩母校——高三S4班 沙子博
时光如梭,岁月如流,高中三年在北京市二十中学的校园里,仿佛只是一眨眼的瞬间。回首这段宝贵而美好的时光,我深感其珍贵。在高考中,我取得了686的好成绩,北京市449名,各科均有突破。二十中,这所学校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内在成长。学校鼓励我们以校训“扬五彩青春,做中国脊梁”为榜样,努力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二十中的纸板车比赛,是学校独有的特色活动。从材料选择到制作方式,从连接结构到外观设计,每一个环节都由我们班级同学自主决定。纸板车不仅实用美观,更凝聚着我们的智慧和汗水。这样的有趣又有意义的活动,还有很多,如广播操、运动会、值周育人、足球赛、篮球赛、研学等,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高中三年的宝贵记忆。
左数第3位是沙子博
左数第一位是沙子博
左数第3位是沙子博
在学习上,二十中的老师们兢兢业业,为我们提供学业和生活上的帮助。记得在高二高三时,我在解析几何和导数大题上遇到了瓶颈,总是无法解出。那时我非常着急和迷茫。我的数学老师王瑞群老师在课后找到我,仔细分析我的答题过程,找出错误原因,并给了我极大的信心去面对接下来的题目。在她的帮助下,我成功攻克了这两座大山,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语文方面,我的班主任李媛老师也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高二伊始,我对语文大题一筹莫展,对不同题型缺乏深刻的认识。从那时起,李老师每天都会布置不同的板块专项训练,并针对性地讲评,将提取材料信息、分析答题要点、整合答题语言、归纳易错点这一完整答题过程梳理出来,让我直观地感受到如何学习语文,答好题目。
英语方面,邓勇老师在高三阶段给了我很多机会。每次模拟考试或统练结束后,他都会找到我,给我在课堂上讲题的机会,并在前一天单独整理好要点进行一对一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我的阅读能力直线上升,通过亲身体验学会了如何梳理文章结构并找到答题要点,把握方向,提高正确率。在作文方面,邓老师除了给出建议外,还会接受我的思路,认可我的个人特色,帮助我形成了“去套路”化的个人写作风格。
我的选科是物理、化学和地理。高二阶段,物理徐利华老师授课体系化,让我更加清楚地明白了各个板块的重点与难点。升入高三,在复习时,徐老师给出的“三大观点”“十个意识”“四选”,从知识点总结到难题解题分析,再到考试易犯的考场错误,方方面面都给予了我指导与帮助。在课下遇到问题,徐老师都会第一时间通过语音电话沟通解决,帮我解决了很多难题。
化学王峻岭老师在高三阶段整理出所有大板块的PPT供我们随时随地复习,其中包括了易错题、基础题、提升题等,并将我从只关注难题的习惯扭转过来,学会重视基础,不断强化巩固基础方程式、重要思想等。遵循这个原则,我在考试中的得分率有了很大提升。
地理是我的强项,这得益于高二阶段王丹丹老师生动而又充实的课堂。在人文与自然地理方面,王老师尊重我的想法,并从我的角度切入来解决地理问题,易于理解。高三时,我的授课老师和强老师在复习上给予了我极大的自由度,在给出复习建议的同时关注我的薄弱点,允许我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复习。最终,在期中、期末及高考中,我取得了A1的成绩。高三的地理组另外两名老师,林中弘与周洁老师,同样在课下帮我答疑解惑,她们的答题策略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三年过去了,我的高中生活也告一段落。但二十中带给我的成长,却是一辈子的宝藏,成了我人生中重要的财富。这段经历,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激励我不断前行。
撰稿:2024届高三S4班 沙子博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