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政治教学实践展示——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政治教研室张江雁老师执教海淀区公开课

发布时间:2019-10-29 | 来源:高中部 | 浏览次数:131888

2019年10月28日下午第二节课,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张江雁老师在艺术楼三层阶梯教室呈现了一堂精彩的区级公开课。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张江雁老师进行公开课展示,第二部分为评课沙龙、交流研讨。

在教学过程中,张江雁老师选取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梦想”作为讨论的议题,以“个人之梦”——“城市之梦”——“中国梦”为线索层层递进,借助学案,引导学生畅想自己的人生愿景、分享父辈们的梦想,并探究不同时代的人们为何有不同的梦想。接着由“个人之梦”过渡到“城市之梦”,借助学案和VR技术,启发学生总结深圳奇迹缔造的法宝,让学生明确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最后与学生共同重温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深入感悟“中国梦”的内涵与实现主体,并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我与中国梦”之间的关系,为共和国70年华诞献礼,坚定学生的四个自信,真正实现了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落地。

课后,在海淀区政治教研员侯家锋老师的组织下,101中学的李杰老师首先从活动设计、师生互动、核心素养、教师基本功四个方面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张老师的教学。最后与参会教师分享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三个情怀:中国情怀、学术情怀、人文情怀。在这样的情怀下,政治课才是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课堂。”

清华附的岑逸飞老师将优点概括为“趣、新、深、亲”:课前导入趣味性强,课中选取案例新颖、引入VR技术创新,设计形式、体系有深度,教师形象有亲和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区教研员侯家锋老师总结到作为政治教师,要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学科价值。本节课张老师真正做到了立德树人。通过议题式教学,依托学科任务,让学生充分探讨、感受个人、城市与中国梦之间的关系,最后提议在中国梦的引领下与人民群众一起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增强了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北京二十中学教学副校长张万祥首先对来到二十中学听课的老师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感谢区进修学校对而二十中学的帮助和支持,其次对张老师的课进行了高度赞扬,提到本节课能够充分创设情境,有效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有所感受、有所提升,是一节精彩的课。

最后,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校长陈恒华对本校政治学科教学给予了充分肯定,思政课内容上贴近学生生活,方式上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已经走在了学科发展前沿,并对政治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期望。相信政治教师在肩负“立德树人”的使命下,一定会取得更大的突破。


撰稿:田晶
审稿:马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