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学科理解 提升教学能力——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暨第七届教学研讨月高一化学备课组展示活动

发布时间:2023-10-20 | 来源:高中部 | 浏览次数:15642

2023年10月18日下午,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中部在艺术楼三层阶梯教室开展了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暨第七届教学研讨月高一化学备课组展示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基于对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备课”,活动由高中部张万祥副校长主持,高一化学备课组的老师进行了交流发言,高中部陈平主任、周阳玢副主任、化学教研室老师和部分高中任课老师参加了当天的活动。

本次备课组展示的活动目的基于对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通过对优化课堂教学方式的思路方法和具体教学课例的备课组研讨,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实施。

活动伊始,高一化学备课组组长郭鹭鹭副主任基于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备课,做了关于《增进学科理解,提升思辨能力》的报告,分析了高考试题背后的化学学科思想方法,提出了增进学科理解的教学需要思辨与实证,思辨与实证并重是课堂创新知识的灵魂,总结了备课要研读课标的关注点,如何使用教材的素材,如何实现目标导向的教学评一体化。

接着,杜净睿老师分析了电解质的电离的单元教学设计,并开展了第一课时的说课,分析了该单元的功能价值,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微粒观,整体规划体现了目标引领,问题驱动,应用迁移,评价反馈的教学策略。

而后,张景富老师开展了关于电解质的电离第二课时“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说课,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课标、教材、学情、教法,根据理论指导,从生活实验出发,引入正题,精心设疑,进行实验探究,再归纳梳理,构建模型,最后拓展应用,巩固升华,完成了本节课的说课内容。

作为其他省份转入的老师,吴影历老师分享了教学理念的差异,提出教学理念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素养立意的转化,在课堂实施上更加强调了科学方法和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在教学目标上,更加注重关键能力与学科素养的提高。并受此启发,提出了努力构建问题驱动课堂,鼓励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交流等方法。

最后,作为一位新教师,韩雨洋老师提出了入职以来的困惑及思考,并提出了以兴趣为起点,明确目标,找准问题,建立原型,提升应用迁移能力,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以期既能解决自身问题,又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着,在各个主题发言后,与会老师们就高一备课组的发言相互交流和探讨,现场氛围热烈,情绪高涨。

最后,张万祥副校长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本次高一化学备课组的活动,五位老师在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中积极探索,研讨氛围浓厚,鼓励化学备课组能够再接再厉,继续思考提升学生能力的方法。

 


撰稿:韩雨洋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