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赋能,高屋建瓴——高二年级珠峰计划寒假学习交流

发布时间:2024-02-01 | 来源:高二年级 | 浏览次数:28736

古有杨震暮夜却金,世人谓之慎独,便体现为自律自觉,这一点,无论在做人还是做学问中都至关重要。寒假期间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开展为期一周的“珠峰计划”学习活动,此次的学习借助线上资源自学,是对各位同学自律水平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双重检验。各位同学出色的完成了学习任务,借助网络资源,以高阶知识为引领,起到了打牢基础,深化认识水平的作用。

视频资源很丰富,各位同学高效规划,并付诸实践,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视频课程的学习,视频的来源多为网络教学资源,视频的内容广泛,思考角度广泛,思想水平深邃,为同学们呈现出“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并于2月3日上午,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学习内容的汇报交流。

物理的视频课程侧重知识参透,侧重电磁感应,机械振动两章内容,立足课内学习之基础,以题目引领促思,以高层次知识高屋建瓴,促使同学们在更为本质的层面上理解深化知识内容,并反思归纳总结,形成物理思维物理方法,逐渐形成物理思想,培养物理素养,对标应试,又不局限于应试,而旨在同学形成自己的思考体系。

在汇报交流中同学们提到,此次课程的学习对于自己在新知识了解、课内知识巩固、视野的拓展以及思维方法的形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些同学在学习后总结了相关的物理思想方法,其中包括等效法、按需构造等思想、旋转矢量、微分方程求轨迹等方法。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在交流碰撞之下达到了同学们之间的相互启发,也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师生间的教学相长。

一些同学指出,课程的学习使得思考角度不断广泛化、认识层次更丰富,通过高层次知识的学习能够使课本知识得到更本质的解释,弥补课内知识的一些漏洞,比如那些课内学习中无法用高中知识解释的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后就可以用大学知识得到本质上解决。

君须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许多同学没有止步于给出的课程的学习,而是深入探究质疑,提出新的问题,并竭力解决,在研究的过程中,应用所学知识,深化理解同时思辨迁移。例如同学们在同频率振动合成的知识的基础上探索不同频率振动的合成,涉及到的问题就自己攻克,大有进益。

数学课程的学习集中于圆锥曲线解析几何部分,视频课程以题目为切入点,向同学们展现了丰富的数学方法,以及思维路径,对于数学模型的讲解深入透彻。各位同学在圆锥曲线的定义、优点、极点、焦点三角形等方面受益良多。

大家在学习之余侧重总结归纳,对解决圆锥曲线问题的一般方法、思维路径以及自己的反思都分别做了总结,并呈现分享给大家。在交流互鉴中,每个同学都从个体出发,汲取力量,收获进益。

此外,同学们还提出了一些创新型的问题,并尝试自我探究研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同学们也是广泛借助丰富资源,借助科技手段,用GGB软件绘图等工作,体验科学探究的奥妙,感受数学魅力,深化提高科学能力数学素养。其中,同学们聚焦对勾函数为双曲线的证明,深入理解双曲线和对勾函数,对函数、方程之间有了更深的理解;聚焦图形的仿射,利用复杂图形的仿射缩放,使其变成简单图形,让解决问题更加高效。

活动最后,老师们对同学们的学习成果展示做出了点评,肯定了同学们的学习成果,为同学们点出学习方法以及相关重点,为同学们提供方法论指导。

此次活动对于同学们而言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便是利用网络视频资源,自己在家、自己安排时间、自己学习。是对同学们规划能力、执行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一次检验。许多同学在学习活动结束后谈了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这次的活动借助网络赋能,高屋建瓴,以高层知识帮助同学们筑牢框架意识,便是了解上层知识,才能更好地做好基础性知识的学习。许多同学也交流了关于这种学习方式的方法,便是重在复盘整理。思维导图是一种很好的复盘方式,应用导图能够直观呈现我们的思维路径。

此次学习激发了同学们对科学探究的热情。人们通常认为,简单问题缺乏趣味性,但在深入探究后发现,即使是简单问题,也有许多有趣且富有创意的解决方法。经过一定的总结,简单问题往往能最大程度地激发思维的发散,引导我们从不同路径达成解决问题的目标。多角度解决简单问题能巩固对诸多知识的掌握,从而即便遇到复杂问题也能应对自如。我们有条理地分析问题,寻找其中简单问题的模型,并运用解决简单问题的思路进行解答。

大家逐渐认识到,模型迁移和深入思考的重要性,并在遇到待解决的问题时,能够借助网络资源和科技力量进行辅助研究。这种学习方式能从多角度解决一个简单问题,其价值远胜于通过单一角度解决复杂问题。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