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部开展第四届教学研讨月“目标引领,问题驱动,应用迁移,评价反馈”教学策略有效实践——高一年级数学备课组展示活动

发布时间:2022-04-13 | 来源: | 浏览次数:14162

2022年4月11日,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中部开展了主题为“目标引领,问题驱动,应用迁移,评价反馈”教学策略有效实践的高一年级数学备课组展示活动,本活动是学校第四届教学研讨月系列活动之一。活动由高一数学备课组组长王瑞群老师主持,参会人员有陈恒华校长、张万祥副校长、李久省校长助理,数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代表。

首先,张万祥副校长介绍了本次活动的指导思想、活动目的以及主要环节,张校长指出希望全体教师借此机会交流学习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接下来,王瑞群老师作了《三角函数》这一章节的单元教学设计解读,指出了本单元的章节定位、知识结构,凝练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为“构建三角函数模型,提升数学建模素养”,明确单元学习目标以及教法和学法,并解读了具体的教学阶段实施路径。

高一数学备课组内其他老师聚焦于《余弦函数的性质与图像》这一课时,分别从目标引领、问题驱动、应用迁移和评价反馈四个方面作了分享。付莉老师对目标引领作了详尽的理论分析,并结合王老师的课以学习目标作为抓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曹元营老师对《余弦函数的性质与图像》这一节课的问题进行了有层次有逻辑的串联,分享了问题驱动的价值与意义。张小艳老师聚焦于应用迁移这一方面,剖析了知识、能力、核心素养等多个角度的应用迁移。刘姗老师从理论、课前、课上、课后等多个维度解读了评价反馈这一方面,体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侯通通老师依托于目标引领、问题驱动、应用迁移、评价反馈的教学方式,对《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像》作了详尽的说课。

接下来,李久省老师做专家点评,肯定了本次活动的组织和内容,并再次对“目标引领,问题驱动,应用迁移,评价反馈”的教学方式做了深入的解读分析,促进每一位教师深度钻研教学。

王晓青主任发言,对本次活动的意义作了肯定评价,也希望每一位教师能深入理解教学方式,并实践应用促进教学。

接下来,张校长肯定了本次活动,经过这样的备课组活动,全体教师深入研讨,加深教师对新授课教学方式变革的深入认识。

最后,陈校长做总结发言,提出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落实新高考改革精神,切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次活动是高中部第四届教学研讨月展示交流活动之一,高中部会陆续开展相关研讨交流活动。

 


撰稿:刘姗

摄像:翟林峰

审稿:张万祥

编辑:程磊,邢晓晨

审核:吴刚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