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以研促学”——高二年级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展示

发布时间:2024-03-11 | 来源:高二年级 | 浏览次数:20806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二年级于三月六日在五层报告厅进行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展示活动。

此活动不仅展现了同学们丰富多彩的研究内容,同时提高了同学们的科学研究素养与科技研究兴趣。

第一组同学的课题是《诗词中探索宝黛情缘》。他们讲解了宝黛结情缘的过程,运用具体诗词预示了宝黛二人爱情前缘与结局,体现了精神上的心意相通,思想观念的一致性。《红楼梦》中的诗词不仅是对爱情的赞美,更是人性的探索,唤醒我们心中对美好的憧憬,为正处于高中阶段我们指引幸福生活的方向。

第二组同学带来了对椭球的切面方程的研究。他们运用了类比的方法,以及将二维上升到三维的升维思想。在选择平面时,他们积极探索,利用课内掌握的椭圆方程和建模工具,旋转平面得到半长轴等一系列量。这组同学的展示展现出了超强的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课内外知识的迁移运用。最后他们也将此模型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应用场景。

第三组同学进行了《论语》不同译本翻译比较的研究学习。她们比较出了译本风格不同,探究其原因及不同译本的优缺点。这有益于我们更深入地从不同角度和文化立场理解《论语》的文化内涵。与此同时也启示我们在日常翻译中注重语言的诗意,在传达原文精神和文化要义的基础上,传播中华文化。

第四组同学带来了《充电宝不同电量的电动势和内阻研究》。他们沿袭一般研究方法,提出问题——探索充电宝UI 变化。讲述具体、精彩的实验过程,运用了控制变量和对比锂电池等一系类基本思想。最终他们数据分析,得到结论“充电宝电动势稳定,与充电宝电量无关,与内阻没有相关联系”。此研究课题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裨益,教会我们更加合理地使用充电宝。

第五组同学讲述了食品添加剂相关的课题。主要从甜味剂(代糖)存在形式、代糖分类、如何辨别不同代糖和升糖指数等方面进行讲解。结论告诉我们代糖会导致对甜味的依赖,引起腹泻等,但同时也有控制体重,保持口腔健康和适合糖尿病患者使用等优势。最后他们提醒我们要保持警惕,确保代糖安全使用在我们生活中。

第六组同学讲解了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研究性学习。他们具体论述了超级细菌、抗菌药物概论和3种生效机理,强调了常见的抗生素及合理应用原则(有针对性用药)。当下抗生素应用要求规范的普及变得非常重要,他们通过调研发现大部分群体对抗生素十分不了解,所以他们呼吁中学生应提升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意识,在生活中更安全地享受到抗生素地便捷与利好,进一步将相关知识普及给身边的人。

第七组同学调研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增设防身课程的必要性”的内容。如今校园伤害事故日益增多,低年级学生更容易发生事故且学生安全意识淡薄,这体现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增设防身课程的必要性。他们认为现在的需求有授课主体需求多样、开始授课时间多样、课程内容需求丰富、授课时间与频率需求大、附加影响需求等。为解决此问题,他们给出相关建议,如:协调文化课与防身课程的关系等。

第八组为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以“我的姥爷”为中心,叙述了姥爷不同人生阶段:求学之路、职业生涯和退休后环游世界。这项研究以采访的形式进行,增添了个人情感色彩和人文精神渲染,启示我们职业没有高低贵贱,学习动力应与国家使命感相连接,并且增加口对述史料的理解 。

最后一组同学展示了地理学科的研究成果即“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太阳视运动探究”。他们使用了最朴素的“立竿见影”法,将书本上晦涩的案例投射到真实的实践中去。他们记录数据并且与数字模型融合,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将实际测量和模型建构的数据进行对比,印证了书本中的规律,为现实生活提供依据。这不仅提高了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而且还加深了对地理学科的理解认识及热爱。

在活动的最后张万祥副校长做总结点评,这次活动提供了展示研究成果的平台,同时对高二年级同学未来学业发展和生活有着重要意义。我们增长了科学研究精神,也应将这种精神延续到日常学习中去。知行合一,以研促学,笃行不辍,锐意进取!

 


撰稿:高二S3 陈笑恒 景家怡 刘姝卉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