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红色记忆,品味江南文化——高二年级开展沪杭研学活动
4月25日,在复兴号列车上充分休息一晚后,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沪杭研学线路的同学们顺利抵达了上海。同学们从火车站乘大巴直达中共一大纪念馆,同学们重温近代中国革命历程,对于党的建立与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馆体保留了百年前的建筑特色,和周围的“钢铁森林”交相辉映。
之后,同学们前往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居参观游览,从先生的壮阔事迹和斐然成就之中,了解到了近代民主革命过程的艰辛和意义的深远。
下午,抵达陆家嘴后,在贺敬雯老师的组织下,举行了研学活动的开营仪式。“讲师”组的刘柏旭同学为大家讲解了外滩与陆家嘴的历史故事和文化特色,丰富了同学们对脚下这片沙洲的了解。最后,领队冯彦国主任对开营仪式进行总结,再次对安全问题进行强调,也对研学活动的圆满成功提出了要求。
接着,在刘姗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运用量角器等仪器,结合数学知识,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对东方明珠塔的高度的估测。同学们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收获了知识与快乐。
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师生们通过展板和实物,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成长的艰辛历程,感受到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精神。孙中山纪念馆的研学活动则让同学们对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革命精神和理念,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影响了世界的历史进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展望未来,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
随后,同学们启程乌镇,于江南水乡的氤氲之中体验古城之韵。首先来到嘉兴南湖湖心岛,在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小船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浩荡航程,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孤盏烛火到星火燎原,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内,同学们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征程。动荡的年代里,有人抛头颅洒热血,为理想而献身;有些人犯过错误,迷途知返,重新投入党的建设;有些人贪心忘本,投向敌方,落得凄凉下场;亦有人作为坚定的革命者,不忘初心,不负人民,一手缔造了中国的新生,历史将给予他们至高的光荣。回首一百零三载,望尽峥嵘岁月。这一路上不乏风浪颠簸,甚至险些偏航,幸运的是,总能够及时调转航向,走向正确的道路。
“徘徊犹幽兴熟,何处不开颜”。作别嘉兴,沪杭线全体师生启程去往杭州,欣赏了西湖的雅趣风光,并于秋瑾墓前举行缅怀秋瑾烈士的活动,作为新时代的莘莘学子,同学们理应将五彩青春挥洒于成为国家脊梁的建设之路上,学习、继承、弘扬秋瑾烈士敢为人先、知难而进、不屈不挠的辛亥革命精神!
而后,全体师生走进茶园体验采摘制茶的全流程,在动手劳作之中体验中国特色茶文化;日过晌午,同学们来到浙江大学的校园,在知识的殿堂中感受前沿科技的魅力,切身体会大学生活,感受了人文氛围与科技研究的碰撞。
在离开浙大校园之前,冯主任进行了整场沪杭之旅的总结发言,表扬肯定了这五天同学们积极地配合表现,宣告本次研学之旅圆满成功。
以下是同学的感想:
2024年4月24日,我们暂别沉重的书山学海,承仲春时节南下繁华的沪杭,经历了一场难忘的游学活动。这既是一场体验沪杭江南之美的探索之旅,也是感悟红色革命魅力的学习之旅。在学校和旅行社联手为学生搭建的平台上,我们有幸得以体会不同地区的社情人文,感受优美的自然风光,学习中国共产党砥砺前行的奋斗史诗,漫步浙大明确未来的奋斗目标。赏烟景烂漫,感岁月深沉。感谢学校提供这次机会,让我们在这场欢愉的旅程中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不断提升自我,增进与同伴的友谊,共同留下青春的回忆。
余秋雨说,路,就是书。这一路,我们挤过摩肩接踵的火车,走过繁华的南京路街道,辗转三地感受四五条游船的飘摇;我们共同品尝江南的美食茶饮,感受春夏交接之时风的吹拂,看遍夜深时的黑暗寂静和破晓时的晨光初照。这场旅途中,我们一步步亲身积累起人生的阅历,又载满收获回程,这些经历也会在我们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发挥出作用。人生是旷野,学习之路亦如此。怀抱着对真理、美学与知识的渴望,二十中的学子们永远在路上。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