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灶台到心间:新春劳动教育传递家的温度——记“我为长辈献菜肴”劳动实践活动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始终将劳动教育置于学校德育的重要位置,坚定不移地推动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发展。2025年1月,我校组织学生参与了由北京市少年宫和北京市教育学会劳动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四届“新春佳节爱传承,我为长辈献菜肴”作品征集活动。活动中,学生们通过制作菜肴,加深了对家庭事务的理解与参与感,同时也强化了家庭情感纽带。
得益于学校对劳动教育和品德教育的长期重视,征集通知一经发布,便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响应,初高中部共计有五百多位同学参加了本次活动。每一位参与的学生都精心制作了视频,记录下这个温馨的时刻。从这些视频中,可以深切感受到学生们对长辈的孝心与真诚,这份心意如同寒冷冬日里的一抹暖阳,带来阵阵暖意,有效促进了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烹饪过程成为了一场特殊的课堂。在厨房里,学生们面对火候把控、食材配比等“厨房数学题”,在实践中领悟劳动的不易和父母的辛苦。当学生们将自己亲手制作的菜肴献给长辈品尝时,收获的不仅仅是长辈们的夸赞,更是劳动成功后的喜悦。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几个同学们的视频,看看灶台这个烟火气十足的地方,如何化身为爱的舞台。
初一1朱嘉怡的五彩水饺贺新春
初一2班黄以恒的蒸心蒸意
初一4班宋雨涵的柴火熏干炒火腿
初一8班姬博涵的福禄双全
初一12班熊芍棠的盘蛇饺子
高二E2班的余睿尧同学在活动后分享道:“参与‘我为长辈献菜肴’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孝敬长辈这一传统美德的深远意义。在厨房忙碌的每一刻,我不仅在翻炒与调味中寻找对味道的精准把控,更在心中默默思考如何将爱与关怀融入每一道菜中,让长辈们品尝到的不仅是美味,更是我的一片孝心。通过亲自下厨,我学会了各种烹饪技巧,也体会到了长辈们平日里为我们准备餐食的辛劳与不易。看到长辈们品尝我做的菜肴时露出的满意笑容,我的心中充满了喜悦与成就感。这次活动不仅让我学会了独立生活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我的家庭责任感,让我懂得了珍惜与感恩。同时,这次活动也对我的个人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学会了细心观察与耐心倾听,这些品质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大有裨益,也将在我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发挥重要作用。我意识到,孝敬长辈不仅是一种道德义务,更是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此次劳动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了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感恩意识,真正实现了“聪明的脑,温暖的心”的教育目标。而且,活动还形成了学校提供指导、家长配合监督与反馈的教育合力,达到了家校协同育人的目的。
这不仅是一次劳动实践活动,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成长,让学生们从灶台到心间,传递了家的温度。
供稿:高一脊梁1班 金安琪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