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民的人 人民不会忘记他(尹荣举)

发布时间:2015-01-07 | 来源: | 浏览次数:389729

新年第一天,我和学校其他党员、干部一起赴河南兰考,在焦裕禄干部学院聆听了张冲老师关于焦裕禄事迹的两个小时的讲座,观看了焦裕禄事迹访谈影像,到焦书记曾经治理“三害”的地方目睹了焦裕禄当年亲手栽植、现在已长成参天大树的泡桐——“焦桐”,参观了曾经多次决口的黄河大堤,最后参观了焦裕禄纪念馆。这一行程更加深了我对焦裕禄本人和焦裕禄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记得是在上大学二年级时,周末看学校露天公映的电影《焦裕禄》,我被焦裕禄精深感动得泪流满面,电影散场后久久不能平静,当时情景至今还记忆尤深。当时感动之余,还觉得有新闻炒作的成分,因为毕竟对焦裕禄的事迹没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现在我深深的感叹:一个小小的贫困县的县委书记,当时为什么能感动数以万计的老百姓?作为县委书记,能被人民树碑立传该是何等的荣耀?为什么时至今日人们还念念不忘焦书记,并被立为共产党干部的楷模?

古人说:“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通过学习我体会到,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肆虐的今天,我们重温焦裕禄事迹、践行焦裕禄精神,意义非常重大。

我们学习焦裕禄,就要学习他顾全大局、不畏艰难的精神。兰考当年严峻的现实,使好多干部望而却步,甚至不顾组织纪律,宁愿被处分也不愿去面对那个自然灾害肆虐和贫困落后的“黄泛区”。然而,焦裕禄同志不辜负党的期望,服从组织安排来到兰考。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品格,也是焦裕禄精神的重要内容。焦裕禄同志到兰考上任前,党组织与他谈话时明确提出,兰考是一个最穷的县,一个最困难的县,要他在思想上有经受最严峻考验的准备。焦裕禄同志坚定地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他不等不靠,带领全县人民自力更生,奋力拼搏,开启了兰考治理灾害、造福百姓的新纪元。他说:“我们要有革命的胆略,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的面貌,不达目的,死不瞑目。”亲自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大力治理风沙、内涝、盐碱“三害”,种植泡桐树,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以满腔热情和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改天换地的英雄壮歌。

我们学习焦裕禄,就要学习他“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精神。他之所以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之所以深受人民群众爱戴,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始终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在于他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在于他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首位,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终目的。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风雪铺天盖地的时候,他带领干部访贫问苦,登门为群众送救济粮款,一句“我是你们的儿子”,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的鱼水深情。他这种为民爱民亲民的作风,充分反映了共产党人和党的干部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和公仆情怀。

我们学习焦裕禄,就要学习他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为了改变兰考的落后面貌,他从兰考的县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坚持把战胜灾害、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作为工作重心。他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基本掌握了水、沙、碱发生、发展的规律,做出和实施了治理“三害”的正确决策。他在兰考的470天中,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对全县当时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生产大队进行了走访和蹲点调研。正是这种深入、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使焦裕禄同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对改变兰考面貌提出切合实际的规划。

我们学习焦裕禄,就要学习他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严守党纪党规,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和子女、亲属谋取任何好处。他亲自起草了《干部十不准》,规定任何干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化。焦裕禄同志以勤政为民、廉洁奉公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他坚持生活简朴、勤俭办事,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他的衣、帽、鞋、袜都是补了又补、缝了又缝。焦裕禄同志以他的一言一行对艰苦奋斗做了生动的诠释,这也正是他赢得群众拥护和爱戴的重要原因。

作为一名教师,一名中学党员干部,通过对焦裕禄事迹的学习,我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更加深入,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

自己的工作,和焦书记相比虽然微不足道,但也是二十中学发展的一部分,也是首都教育事业的一部分,如何为教育教学提供更舒适、安全的条件,提供周到、及时的服务,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

首先是顾全大局。学校整体一盘棋,在工作安排上不能挑肥拣瘦,不能避重就轻,要像焦书记一样,迎难而上,越是有困难的工作越往前冲,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甘于奉献。

其次是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精神。明确工作目标,不唯上不为名只唯实;要坚持深入实际、探求真知;要坚持事情的是非曲直,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第三是始终保持着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多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克服拖沓推诿心理,认真及时完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