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兰考学习后感(李蕊)

发布时间:2015-01-09 | 来源: | 浏览次数:325090

踏着新年的钟声,我们党员们怀着一颗崇敬的心,踏上了去郑州的火车。一路上,我在不停思忖,是什么,让一个共产党员的事迹流传至今?是什么,让兰考人民对焦裕禄如此爱戴?

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475天的工作,拯救了兰考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展现了焦裕禄同志全心全意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优秀品质。

焦裕禄是人民公仆的榜样,是中国人民的道德楷模。虽然他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他的精神却在人间长存,那就是“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叫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首先,我们要学习焦裕禄的公仆情怀。“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是焦裕禄精神最深厚、最鲜明的品质,也是人民给予他最朴实、最真挚的褒奖。“泡桐为什么枝繁叶茂?因为它深深扎根在兰考的土地上。”心中装着人民,是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基础,是干事创业的力量源泉,是社会和谐的不竭动力。“人民群众在领导干部心中有多重,领导干部在人民群众心中就有多重”,正是因为心中装着人民,焦裕禄同志才始终同兰考人民心连心、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才可能得到人民的尊敬和拥护。

第二,我们要学习焦裕禄的求实作风。“天下事,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离开了求实,我们的工作就会偏离发展的轨道,就会失去正确的遵循,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事求是,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它不仅是一种科学精神,也是一种工作作风。他坚信“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不愿坐在办公室里听下属汇报,而是亲自到各个区域进行考察。对于兰考存在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亲力亲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详细向群众了解解决“三害”的办法,疏浚河道,种植泡桐,筑起防风林,从而使兰考摆脱了“三害”的侵扰。

第三,我们要学习焦裕禄的奋斗精神。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是为做官,而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用一种敢做敢成的勇气,一种逆势而上的豪气,一种不怕责任重大,敢于挑起重担,敢于攻坚克难的精神。面对兰考自然灾害的肆虐和贫穷落后的实际,焦裕禄同志一开始就立下了雄心壮志“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他走到哪里,实干苦干的标杆就树到哪里。纵然狂沙肆虐,大雨瓢泊,他始终坚定地前行。

第四,我们要学习焦裕禄的道德情操。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廉洁奉公是党政干部的优良作风。焦裕禄同志始终把自己看作普通群众,他拒绝享受任何特权,过着朴素的生活。他的衣服上打着补丁,女儿的衣服也是穿了多年,儿子丢掉了窝头,他捡起来就教育儿子要学会勤俭。领导干部就应该不为利所缚,不为欲所诱,不为名而活,风清气正,肝胆如洗。

就在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考察期间,对焦裕禄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这也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新的要求。焦裕禄精神是一座丰碑,上面镌刻着领导干部的优良作风;焦裕禄精神是一面旗帜,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焦裕禄精神是一首赞歌,唱出了新时代的最强音。只有时刻想着人民群众,爱护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帮助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才会拥护你、支持你;只有发扬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退缩的精神,人民群众才会同领导干部同呼吸,共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