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之行有感(吴小凤)

发布时间:2015-01-09 | 来源: | 浏览次数:321014

2015年1月1日,新年伊始我校一百多名老师赴兰考焦裕禄干部学院参观学习。本以为只是一次普通的学习体验,却没想到短短一天时间的所闻所见带给自己内心如此强烈的震撼!回京后的这些日子里,我的脑海中还时常浮现出焦书记强忍病痛坚持工作在一线的瘦削身影,耳畔还时常回想起焦书记弥留之际说过的话:“活着我没能治好沙丘,死了就把我埋在这里,我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又是怎样的一种境界,支撑着一位年轻的共产党员领导干部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他为之奋斗的事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务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初到干部学校,张冲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课《焦裕禄在兰考的475天》,内容十分丰富,我一点一点又一点的对焦裕禄同志更加敬重,对焦裕禄精神更加仰慕。在那么艰苦的的条件下,一位共产党员,欣然服从组织的安排,依然挑起自然灾害,率先垂范、俯身甘为孺子牛、精心思考解决良方,带领人民群众抗风沙、消盐碱、除内涝,与“三害”顽强斗争,解决人民群众真正疾苦。之后,我们又来到“焦桐”前仰望高大的茂盛的树木,聆听讲解“焦桐”的故事,充分感受到兰考人民对焦裕禄同志的无比感恩和怀念之情;在焦裕禄干部学院教室内观看《我眼中的焦裕禄》,从而对焦裕禄在兰考的一年多时间“亲民爱民、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体会更加深刻,学习更加全面;之后,我们还亲历了焦裕禄曾经治沙的地方,使我们对学习焦裕禄同志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敬仰。最后参观了焦裕禄烈士纪念馆,聆听讲解员的动情讲解、目睹焦裕禄同志生平事迹,特别是他在兰考的425天的日日夜夜,风雪天火车站深入群众,暴雨夜来到贫困户家,向群众学习,总结经验树立榜样,找到治理兰考“三害”的办法,以及与病魔抗争和简陋的办公兼休息室等等,触动了我们每一名参观者的心灵,升华了每个人的思想。

我觉得就是要学习焦裕禄深入群众,积极向群众求教并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宗旨和品质,也就是焦裕禄亲民爱民的精神。焦裕禄在兰考只工作了470多天,却给兰考找到了一条摆脱贫困的出路。这源于他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更源于他亲自“嚼馍”感知“味道”的贴近群众,虚心听取群众意见,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融入人民群众中去的扎实工作品质,当然也是他崇高人格的体现。他常说:“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亲民爱民,经常钻草庵、进牛棚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漫天风雪中走村串户访贫问苦,在洪水暴发时抱病到各个村庄察看灾情……从焦裕禄同志感人的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出,焦裕禄精神,尤其是他亲民爱民的光辉实践,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最好体现,只要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变,焦裕禄精神就永远不会过时。

如今,我们党也正在积极开展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学习体验焦裕禄精神实践教学,我深深感到了:我们做好工作的唯一准绳就是学生家长满意不满意。只有兰考人民几十年的感恩与难以忘怀,才挖掘和倡树了今天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我们也只有在工作中时时想着我们的学生,想着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的工作成效才能真正令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