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管理创新推动学校发展(李黎明)

发布时间:2012-09-11 | 来源: | 浏览次数:455008

以管理创新推动学校发展

——管理干部能力提升培训体会

李黎明

学校党委近期在1月16日的和4月14日分别给学校管理干部进行了两次管理干部能力提升的培训。在这两次学习中,分别请北京辅仁海源教育科技公司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吴海东老师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杜岗坡老师给我们作了“成为优秀的中层”和“改善管理沟通,提高执行力”的培训。两位老师将理论管理和实际相结合,通过大量的企业案例为我们剖析了作为一名管理干部应该具备的多种能力,如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团队意识等。我们联系自己学校管理实际,参与互动交流,他们加以评论或点拨,给大家上了一堂内容丰富、发人深思的管理指导课。虽然是企业案例,但是参与学习培训的我思想受到了极大的启发,感悟颇多。让我真正领悟到作为一名新时期的中学中层管理干部应有的新理念、新思想。同时,也对以后的教育科研管理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思考。

下面就我的学习和认识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管理水平

听了两位专家的报告,我认识到学校管理需要好的方法和技巧,需要合理的流程,才能越管越轻松,越管越有效。许多企业的管理经验值得借鉴,例如,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一个月会“失踪”三天,海尔的CEO张瑞敏只当“设计师”和“牧师”,GE前首席执行官韦尔奇实行“无边界管理”,我校的分层目标管理负责制,就是这样的尝试。从上到下一级管理一级,从下到上一级对一级负责。更好地发挥管理职能,明确学校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明晰各职能部门的岗位职责,合理分工,精诚合作,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达到教企互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训使我重树了教育科研观。基于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现状,工作目标应立足于提高教师科研业务技能,积极探究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老师的需求为主线,“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问题探究为线索,以自我反思为形式,立足在教育教学中进行课题研究”,建立适合学校特点的校本科研模式。以教研组为单位,立足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要结合学科特点进行课题立项的交流。 使老师们将研究点确立在“有效教”和“有效学”的角度,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常态质量,实现教育教学的优质发展。

二、借鉴企业管理,达到教企互通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管理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走出一条管理创新的路子,这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北京十一学校的李希贵校长说过:在学校管理中,管理老师是重点,管理自己是关键,管理上司是要害。他强调说,一定要让下属走出办公室的时候背走他的“猴子”,做到学校各环节、各部门、各司其职、各显其能。他还指出,学校与企业管理具有互通性,学校的产品是课程,要创造出适合学生消费的课程;要唤醒校园里沉睡的数据,让我们的工作更加理性,更有针对性;要警惕活跃的课堂,防止课堂教学的浮华。

作为学校教科室主任,是学校教育科研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应为学校的工作献计献策。教科室主任要上下贯通,充分发挥中介和枢纽的作用。一是要有整体的教育科研设想和具体的实施计划,最大限度地赢得校长的支持;二是要积极联系课题研究的专家进行指导;三是自身要有课题引领的能力,有为广大教师答疑解惑的能力,同时建立科研工作的重心,即课题组合教研组,切实抓好课题研究或学校校本教研工作,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和作用。

而校本教研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有力的保障,所以校本教研要常开展,坚持开展,既要标新立异,有要因地制宜,凝聚老师们的智慧开展,才能让教师们的教学更活,学生的学习更主动,学校的科研氛围更浓,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我们只有尊重教育科研规律,不断探寻适合学校、适合教师、适合学生实际的科研方法,才能最大程度地达到教育目的。

三、健全科研机制,提升执行能力

教师是学校教科研的主力军,学校教科研工作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人是可以被激励的,而激励就是充分调动大家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创造性。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思洛的“需要层次论”为我们制定激励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马思洛认为,人的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而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激励老师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将是我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健全教科室工作制度,要围绕每学期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扎实地开展工作,以自己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来感染、团结一批有志从事研究的教师,形成研究的团队,提高校本研究的质和量。

四、力量源于团队,成功来自和谐

现代企业更多地强调人本,倡导互尊、互助的和谐关系。未来的竞争是团队的竞争,团队合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团队合力越来越显得重要。罗斯福说过:“团队行动可以完成单个行动者永远也不敢奢望的事情”。学校提倡的“淡化个人竞争,强化团队合作”,使教师得以愉快工作,全身心投入。正是这种和谐的团队文化,使教师辛苦并快乐着,付出并发展着。

作为教科室主任,应该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要避免闭门造车,必须要有开放、合作意识。一是在建立家科研工作团队的基础上,明确分工,有机合作。二是要加强学习、研究、合作工作,在学习、研究、实施、合作的基础上,确立研究目标与研究措施,使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更有实效性。

通过两次的管理干部的能力培训学习,使我亲身感受到了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学到了很多知识,认识了“管理”,开阔了视野,找到了差距,明确了职责。亦深深感觉到我的管理水平的不足之处,深深体会到“专家们”的高瞻远瞩。我相信在先进理念的引领下,在自己的不懈实践中,我的管理实践水平一定会进一步得到提升。

感谢专家们精彩的讲座,让我进一步更新了观念、明确了任务、看清了方向。学校培训对于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业务能力,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希望以后这样理论联系实际的培训多多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