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学校文化建设(张山元)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同时对推进文化改革做出了详细的部署。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党在这个领域的工作明确方向和任务。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这个决定,就是为了落实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将“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目标和内容具体化。下面就结合学校工作实际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一、认真学习,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精神实质
《中国共产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的文化改革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文化管理体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高素质人才队伍发展装大,文化发展繁荣的人才保证更加有力。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全面贯彻“二为”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全党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二是要创作生产更多的无愧历史、无愧时代、无愧人民的优秀作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三是进一步明确满足人民基本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让人民群众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础公共文化服务;四是强调发展为花产业是使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坚持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五是告诫全党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方向,加快体制改革,创新文化走出去的模式,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六是强调队伍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基础,人才是关键。要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七是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党组织要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正直责任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发挥文化战线上共产党员在推进文化改革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我国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物质生产获得极大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有了相当程度的改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国际地位有了空前的提高,这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伟大辉煌的成就。相比之下,人们的精神生活、道德水准却不尽人意,精神文化匮乏、道德伦理缺失导致出现的一些社会现象时有发生,广东的两岁的小悦悦先后两次被车轮碾压,路过的十多人却无一人上前搭救,人们的冷漠程度令人震惊。这一方面说明一些地区的国民素质的确低的可怜,另一方面也说明开展全民范围的国民素质教育、提升全民族道德水平、加强正确的道德舆论导向的必要性。中央适时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全党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过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可以说正逢其时,又可以说势在必行。
二、我校开展学校核心价值观大讨论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北京二十中学是一所具有60年历史的老校,经过几代二十中人的艰苦奋斗,学校由一所普通中学发展成一所大型完全中学,被评为北京市示范高中校,目前,学校以培养学生“志存高远、品学兼优、能力卓越、身心和谐”为办学目标,全校上下一心正在为把学校办成首都一流示范高中校而努力。学校已经有了60年的文化沉积,在各个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将以有的办学成果和办学经验提炼成二十中学独有的校园文化,用校园文化引领学校前进方向,凝聚师生的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校师生朝着“建设首都一流示范校”的既定目标开始新的征程,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向更高的标准发展,必然成为学校管理者认真思考的问题。2011年上半年,学校党委经过认真思考,反复研究,决定在党的组织生活中,引入了如何描述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大讨论,逐步形成二十中学自己核心价值观。
党委认为,二十中学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应该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党内宣传动员,统一思想认识,党委向各支部提供有关核心价值观的信息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第二阶段,以支部为单位,组织广大党员讨论,形成支部意见,上缴党委备案;第三阶段,党委在全体干部会上组织全体干部学习,交流自己对学校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想法;第四阶段,党委归纳整理个支部意见和全体干部的意见,提出学校核心价值观的讨论稿,挂在校园网上,进一步听取大家意见;第五阶段,党委将学校核心价值观讨论稿提交教代会讨论,征求教代会代表意见,将意见交“学校核心价值观专家组”进一步推敲、润色;第六阶段,形成“学校核心价值观”文本,与全校师生见面,广泛宣传,凝聚人心。党委认为,此项工作的意义在于用这种方式引导广大干部教师关心学校发展方向,思考学校文化建设,重在提高认识的过程,不必急于求成。
“学校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这个议题在广大党员中引起广泛共鸣。各支部响应党委号召,马上开始行动,经过一个学期的讨论,初步形成了各支部的集体共识:
初一党支部 以身心健康为基础,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打造首都优质教育团队,以综合育人为宗旨,构建快乐、和谐的绿色校园。
初二党支部 集体至上,兼顾人文关怀;合作共享,倡导公平竞争;领导垂范,师生团结友爱;依法管理,事务公正公开;开拓创新,争创一流学校。
初三党支部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人为本,团结和谐,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一党支部 解放思想 严谨求实 和谐发展 乐于奉献 争创一流。
高二党支部 德育为首, 以人为本,追求一流,创建“和谐 创新”的育人环境。把学校建成“学生喜爱的乐园,教师热爱的家园,人民满意的校园”,把学生培养成志存高远 、尊师爱校、人格完善、身心健康 、能力卓越、知识全面、学有特长的人。
高三党支部 教师获得幸福,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和谐发展。
行政党支部 秉承以人为本、尊重关爱、求真务实、全面发展的理念,努力建设和谐的校风、创新的教风、向上的学风,培养造就具有脚踏实地、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2011年下半年,党委将讨论形成学校核心价值观再次列入党委工作计划。将各支部讨论的结果挂在校园网上广泛听取全校教职工的意见,同时在干部会上做出布置,要求所有干部认真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在11月中旬的全体干部会上进行讨论交流。在讨论会上全体干部对此进行热烈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对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想法,例如有的干部是这样描述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尊师爱校崇教,勤奋求实严谨,健康博学质朴,优质和谐创新。“尊师爱校崇教”。这是师生应共有的品德修养。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热爱自己的学校是二十中人的道德底线,爱国应从爱校做起,从爱家做起。崇尚教育,热爱教育事业,终生从教。“勤奋求实严谨”。这是二十中人的工作态度。是我们校训的主要内容,也是我们的光荣传统。我们要世代传承下去:不论是教还是学,不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不论是现在的岗位还是将来的岗位。“健康博学质朴”。这是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人格健全,身心健康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障,是教师职业幸福的基础。学校是读书的地方,我们倡导师生既兴趣广泛、博览群书,又谦和朴素、平易近人。“优质和谐创新”。这是综合能力的展示。优质办学是我们永远的追求:走出校园的是一批批优质人才,校园文化建设精益求精,校园建筑设施处处体现和谐之美。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创新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要以不断创新来推动学校发展,二十中人永远不满足现状。
党委根据各支部和全体干部的意见,提炼、整理出“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初稿,专门召开教代会,交由教代会讨论通过,教代会上,代表们在讨论时积极发言,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党委充分听取代表们的意见,专门成立由语文组长、特级教师组成的3人专家组,进一步推敲斟酌核心价值观的语句,使之更加通俗更加精炼更加体现二十中学的核心价值,然后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宣传,做到全校师生人人耳熟能详。
这项工作已经历时近一年。对于我校来说,确定学校核心价值观工作是一项新生事物,旨在引起全校师生认真思考我们学校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应该怎样描述?如何体现学校核心价值?目的是凝聚人心,形成共识,要力求做到共同认可,深入人心。和凝练文字精炼表述向比,讨论的过程更为重要。因此我们不会急于求成,讨论还将持续下去。
三、及时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加快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的步伐
应该说当前正是狠抓学校文化建设的有利时机。首先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全党全国营造了一个狠抓文化建设的大环境、大背景,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舆论支持,有了这样一个氛围,就有利于学校开展相关的工作。我校计划除了进行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大讨论之外,还要归纳、整理、提炼学校的特色文化、管理文化,进行有益的探索。其次是二十中学刚刚完成了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所有的教学楼都进行了抗震加固,高中教学楼平地而起,一切设施都是新的,校园内各种设施、建筑包括路面也都翻修一新,这样的客观条件正是规划、布置校园环境的好时机,我们的初步设想是,以校园仿古式建筑群为抓手,以古建筑文化传承为契机,规划其他领域,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校园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建筑都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场所。
北京二十中学
张山元 2011/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