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二年级人文学院“模拟政协”选修课开课
正值全国两会隆重召开之际,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高二年级人文学院特色选修课“模拟政协”于2021年3月9日顺利开课。这门课程是我校在“3L5F脊梁课程体系”内,一项以高中生为主体,通过构建多学科知识框架、模拟政协提案形成全过程来实现新课改下“活动向课程、单一性向综合性、基于兴趣向专业引领”的三大转变,以“创新学习场域、发掘潜能特长、增强实践体验、提升认知能力”为主线,以提升学生公民意识、制度自信、人文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宗旨的创新型课程。
张浩墨老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模拟政协这门课的内涵,其核心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模拟人民政协的提案形成过程,同时模拟和体验人民政协的组织形式和议事规则,来了解和体会中国特色的民主协商政治制度。通过模拟政协活动,学生可以跳出课本的局限,亲身体验和理解国家的政治运作和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增强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之后张老师向学生分享了上几届学长们参与模拟政协活动的成果提案,学长们在校园和生活中关注到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问题,并通过调查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方案,例如关于对教室及食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升的提案、关于建议在公共场合普及AED的提案、关于走班制度的完善建议等等,这让在座的学生们也跃跃欲试,很多学生感到很兴奋,认为自己在学校和生活中也会看到一些问题,这次终于有机会和渠道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了,期待自己的提案能真正落实到实践中,改善大家的生活。最后,张老师向学生介绍了模拟政协这门课的主要内容,既有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课,又有社会调查、文献检索、确定问题等实操课,最后大家还要进行模拟政协大会的展示,相互质疑交流,形成为下一届学弟学妹参考的提案集。学生们对此表示非常兴奋,也积极地提出了很多问题交流互动,相互讨论成组和确定题目,第一节课就在大家的讨论中结束了。
通过模拟政协课程的学习,学生走出课堂和校园,主动了解社会、探究社会、服务社会,关注民生和热点话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兴趣和乐趣,不断提升社会调查和学术研究能力;发现问题,感受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培育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不仅对为我国的政治体制、民主制度及政协工作流程有了深入的了解,还可以增强学生作为国家主人的责任意识,培养世界眼光、开放意识,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信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青年学生。
编辑:程磊,张振峰
审核:吴刚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