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成功举办“落实新课程新教材,推进教学方式变革”教育论坛
2021年2月27日,在张万祥副校长的主持下,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在北教学楼五层报告厅举办了题为“落实新课程新教材,推进教学方式变革”的教育论坛。小营校区、新都校区全体教职工分别在一个主会场、两个分会场参加了此次论坛。
论坛一开始,由陈恒华校长、孙玉柱书记为本次论坛主题发言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随着新一轮课改大潮,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我校力求通过育人方式的变革,实现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培育人才,积极顺应大势,在开学前夕邀请了几位资深教师,就自己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向全校教师做了分享交流。
生物教研室主任周义超老师从生物课程的发展,以《却无所来径,苍苍横翠微》为题,为我们揭示时代变革对生物教学提出的要求,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造性人才,生物教研室就落实核心素养的措施与在座的教师做了分享。随后张勇老师也就主题发言回应道,一线教师应该从这次课改中有所提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更进一步的突破。
英语教研室副主任刘晓唯老师《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单元教学整体设计》从主题建构的角度,介绍了英语备课组的有效经验,语言学习背后蕴含着对生活的思考、学生自主能力的提升。同时,也少不了备课组的分工协作,这都为我们接下来开展单元教学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关高老师在交流中也提到,我们的教育缺少“中观”范围,也就是作为一个链条的整体教学设计,它将宏观与微观相连,共同作用与学生主体,来实现教育目标。
思想政治教研室主任马志老师群做了《自我革新,不断创新》,从一名教师的成长历程中向我们展示了作为一名教师该如何通过反思、批判获得进一步成长,从而更好地应对变化中的学情,积极落实核心素养。同组青年教师王泰老师对此回应道,我们后辈应该多听多学,带着思考,向有丰富经验的前辈教师一样,在反思和批判中获得成长。
生物教研室徐佳慧老师就一些列实践性的经验,做了题为《核心素养导向下学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的分享交流。刘晨曦老师就汇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实践出真知,在真正利用好导学案的实践中,发现问题,打磨好导学案,在学校的统领下,才能创造出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导学案。
全体教职工认真聆听了各位老师的精彩发言并参与互动交流。
这次学习经验的分享交流基于核心素养,向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新时代下,我们教师需要不断努力,为学生成为未来国家发展需要的时代新人夯实根基。
撰稿:王泰
审稿:张万祥
编辑:程磊,张振峰
审核:吴刚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