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社交”下的同伴支持如何实现?——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心理自助系列课程”(八)

发布时间:2020-04-13 | 来源:健心中心 | 浏览次数:54681

同伴关系主要是指同龄人和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在交往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研究发现,来自重要他人的社会支持是青春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我们逐渐摆脱父母的保护,开始更多的向同伴寻找支持。同伴交往是人类的基本需要,特别是那些来自不同重要他人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支持, 对满足我们的自尊、胜任、关系等需要有很大的影响。然而,居家隔离期间,活动空间受限,无法如常与小伙伴们一起在教室学习、一起在操场奔跑、一起在饭空神侃,大家难免会感到“孤独”“封闭”“没劲儿”等情绪。下面我们来聊一聊疫情下的同伴支持如何实现。

1.积极与同学打个照面。

疫情虽然限制了我们和朋友的相聚,阻碍了我们与朋友间的面对面的交流,但是却无法隔断我们和朋友之间的感情。无法出门,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来维系我们之间的感情。请每天积极与同学在网上打个照面,将疫情下的迷茫、与家长烦恼、学习上的困难等等跟自己的同伴聊一聊,既可以用文字的方式,也可采用语音和视频的方式。

但希望同学们不要仅仅采用文字聊天,因为文字聊天是不实时的,是一种孤独的存在。你等着回复的同时,对方却有事离开或者对方用意念回复,久而久之,可能会觉得对方不愿意与我聊天,从而同学间的矛盾便一点点产生。而语音视频的方式却是实时反馈,可观察对方表情、动作、情绪、周围环境,时间越长感受就会越真实。

2.组建团队 互相监督。

在特殊的时期,同伴之间的相互陪伴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觉得一个人在家学习有点孤独,而且缺少周遭的氛围,效率继续直线下降。那么可以和同学一起在CoStudy上进行“云自习”“爱好打卡”“学习群组建问题答疑”,还可以以宿舍、以小组、以社团为单位开展小团体辅导,比如放松调节、情绪疏导、学业规划等主题。这样通过分享学习、生活的思考和成长,亦可以互相监督,互相鼓励,同时也获得同伴支持。

3.情感倾诉,相互支持。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当你的心里有了烦恼和痛苦,产生了不良情绪,更会产生与人交流、被人理解、被人关注的心理需要。这种倾诉的需求是人的本能,如果能够及时满足倾诉本能,人才会感觉轻松和快乐。疫情下的和朋友长时间无法见面,又因为和家长长时间宅在家中,早已不是当初的“相看两不厌”,反而变成了“相见不如不见”的状态,再加上每天的网课学习,内心的情绪小火苗也是突突乱窜。那么在我们需要倾诉的时候,大家可以跟小伙伴们云倾诉呀,互相打打气加加油!

长时间的不见面,突然语音视频沟通,可能会找不到合适的话题。大家可以从身上的新的“变化”入手,比如说“宅”在家里所收获的各种新体验和新技能。像有的同学今天学会了做什么菜,可以和朋友云切磋一下;调侃一下网课中,各科老师在直播中的“翻车”事件;还可以聊一下近期追的动漫、小说、番剧、饭圈。同时,也可以聊一些严肃的话题,比如说疫情是否影响了你对未来学校的选择以及职业的选择;疫情中感受到了哪些,对你以后人生道路上有什么帮助等等。

4.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自我实现。

我们在学业挑战和时间压力下容易形成一种仿佛生活里只有自己、只有学习、只有考试的认知狭隘,不仅生活单调乏味,而且会导致心理复原力不足,难以胜任以后人生大舞台上的多重角色,何谈幸福人生。那么在全球全国抗疫特殊时期、在紧张的网课学习之余,我们还可以和同学们做哪些有价值的事情呢?或许下面两则新闻会给你一些启发。

新闻一:00后翻译团,用八国语言翻译疫情新闻。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国的00后正在经历“最长的寒假”。他们中的一些人选择用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抗疫情怀---建立了一个名为“2019新冠肺炎-全球报道”的中文网站。该网站中,聚合了国际知名媒体和机构的实时疫情新闻摘要,同时依照原文语言,并被一一归入英语、法语、德语、葡萄牙语和日语八个子频道。

新闻二:高中生“口罩深圳”志愿活动席卷北上广等城市。

大年三十,深圳一些高中生发起了“口罩深圳”的志愿活动,后被各地迅速效仿,广州、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饿志愿者也陆续发起类似行动。因为行动的主要目的是为疫情下的环卫工人筹集口罩等防护物资。

希望这两则新闻能带给同学们一些思考,去选择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奔跑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吧!毕竟无奋斗不青春,无伙伴不青春 !正如王小波说的:青年人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勇气,和他们的远大前程。

疫情时期,突然觉得生命是如此脆弱,人生没有那么的来日方长,也没有那么多可以等待的机会,我们能做到的,不过是要尽量减少户外活动,维护好我们的亲情友情,保持好学习的惯性。灰暗的日子终将会过去,我确信与你重逢时,一切美好时光都会及时赶到!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防控疫情宣传报道组稿件

供稿:心理教研室

图文设计:程磊,张振峰,陈泽娅

审核:吴刚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