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二十的故事】二十情长,伴我成长

发布时间:2025-07-08 | 来源:高中部 | 浏览次数:31

在二十中的三年是“脱胎换骨”的三年。成绩上从刚入学的海淀区排名5818,到最终高考成绩652,北京市排名2999;个人能力、心智都有了质变。这一切都离不开学校的大力培养,每位老师的辛勤耕耘,及同学们的鼓励与陪伴。

一、良师益友 共伴成长

课内,每位老师都认真备课,各自的方法精准独到,给予我巨大的帮助与支持。语文冯春莉老师细致地总结出各类题型的大体答题模板,对于作文的讲解十分到位,特别注重辩证式思路的讲解与积累。数学杨柳老师,强调在高考中“得基础者,得天下”,定期限时选填、三角、立体、统概练习,为我的高考打下坚实的地基。此外,老师极其重视我们题目作答的规范性、简洁性,让我们一步步对照评标优化解题过程。英语周阳玢老师对于试卷的各个板块,都一首诗总结了独家秘笈,对于作文更是强调让我们多问多改,还详细地指导我们英语笔记本的使用与备考的复习及心理调适。物理刘颖老师不止于物理知识及应试教学,更注重于物理科学思维的培养。以国家新进科学装置为出发点,带领我们探究背后的物理原理与科学思维。使我更多的能以一位设计者的视角来审视一道题目。化学李婷婷老师细致入微的PPT令我印象深刻,将细碎的知识配合题目整理,一遍遍夯实,每节都是条理清晰,干货满满。对于大家的问题生物庞鹏飞老师让我们有着极强的课堂参与感,留出时间让大家上台讲题,共同讨论,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同时按照板块一遍遍刷基础知识,保证该拿的分拿稳。

至今犹记,答疑时,班主任刘老师快速精准的引导;生病时的句句问候;丧失信心后的长谈与鼓舞;忘不了每次李老师、庞老师循循善诱的解答;冯老师、周老师细致的试卷分析与后续练习的跟进;杨老师耐心的步步纠正和长久的对我的信心……

课外,我也有幸加入了学校的“珠峰计划”,暑期、寒假参加夏令营,学习上互相监督、鼓励,有幸参与专业的“学习力测评”,更好的提升自我认知,还聆听多节海淀资深教研员的“大师课”;除此之外,一起参加诸多校外实践活动,如“树屋搭建”“课外拓展活动”“行走中轴线”等等,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增长见闻,拓宽视野。

班级内,大家都热情交流自己的心得,我总能从中获得提升。我经常和朋友们一同讨论问题,分享快乐。我们曾针对丰台一模的一道物理天体题目争得喋喋不休,面红耳赤;也会因共同犯得同一错误而默契地相视一笑;会在考砸后相互安慰,彼此鼓励;还会分享假期中的见闻趣事……无论是争,是哭,还是笑,我们合作学习,一同成长。

在学校、老师的教导下,同学们的鼓励下,我走出中考的阴霾,成绩从中上到上游,高三更是稳步从612到631,到634再到641,最后取得了652的成绩。得益于此,步步重拾信心与希望,自信而自强。

二、多彩活动  能力提升

学校年级班级给我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展示、提升自我。“问学杯”读书分享、“问天杯”无人机大赛、“问鼎杯”实验大赛、运动会、数学节、“五月鲜花歌咏比赛”、“广播操比赛”“叶圣陶杯”作文大赛……都有我的身影。

此外,我还参与了业余党校毕业典礼、2023开学典礼、校友会返校日典礼、高三入境会、百日誓师、高中毕业典礼等活动的主持工作;班级中担任班长的角色,团结同学,协助班主任组织班级活动,开展“高三入境”“师恩难忘”等主题班会……

历经三年,从“不干己事不张口”到越来越敢于担当,甘于奉献,逐渐开朗、自信,向上。得益于此,我也逐渐锻炼出了合理规划,高效利用时间的能力,个人的自信力、执行力有着显著提升。因这些活动,我的高中三年丰富而多彩,充实且丰盈。

三、寄语

高中三年对于能力、心智的培养胜过一切。聚焦于知识本身的乐趣而非单一的排名分数;乐于参加各类活动,走出舒适圈而非仅仅沉溺于安逸;找准自己的节奏而非盲目从众;挖掘艰难之中的快乐而非只认压力痛苦……高中三年,是美好而独一无二的三年,愿大家心有所向,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赠诗一首:

无题

三年挥斥方遒,奔行千里,万里与友共谋。

一朝发奋图强,直入云霄,来日顶峰同在

莫道青春皆试卷,须知妙趣在毫端

前程似锦齐奔赴,莫忘今朝笑与狂。

 

四:结尾

感恩与美丽古朴的二十中的相遇

感激于老师们谆谆教诲,父母的鼎力支持

感动于班级同学的陪伴

感谢自己三年无悔的青春

 


撰稿:高三S4 王承睿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檀玉婷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