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时代的中国脊梁——初一年级脊梁文化学生论坛

发布时间:2018-03-19 | 来源: | 浏览次数:437818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在这个朝气蓬勃的新学期期初,315日全体初一年级同学在北楼五层阶梯教室迎来了第一次脊梁文化学生论坛。来自初二年级的两位同学——黄裕祥和唐子琦给初一学生带来了中华传统文化“六艺”的讲解。

“六艺”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两位初二同学对“六艺”逐一进行了讲解。

首先是“礼”。中国的历史可谓是“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从古自今,“礼仪之邦”的名誉响遍苍穹。两位同学给我们播放了“礼仪之邦”的片段,我们看后赞叹不已。五礼者,吉凶宾军嘉也。张良因“礼”辅佐刘邦得到天下,中国文化,映射四方。

然后是“乐”。乐,是指音乐。古时依靠弹琴吹笛陶冶情操,上到君臣雅客,下到百姓庶民,都流传着种种技艺。奏乐需意境,赏乐更需意境。孔子学琴的时候都不可着急,需慢慢融入乐中,体会作者的心情。可谓“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中华文化,映射四方!

接下来是“射”。射,指射箭技术。中国古代五种射技为:百失、参连,剡庄、襄尺和井仪,每种射技各有千秋。听了学长学姐的介绍,我对“射”有了新的认识,可以说中国人的脉搏里,“射”的血脉源远流长,永不停息。中华文化,映射四方!

御就是驾车,这是古时的“士人”的基本技能。御包括五御: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这些都是古时驾驶马车的技能。“数,术也”。是理数、气数,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运动规律。《九章数学》的卓越成果,以领先世界千百年。这些都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流传着。

书法和国画,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从东晋的王羲之,到盛唐的颜真卿、欧阳询。再到徐悲鸿的骏马,齐白石的墨虾。宣纸上流传的中国文化,映照每个人的心间。

两位同学宣讲完毕之后,宋志宏校长助理做了活动总结,提出学校的脊梁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号召同学们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如今,我们迎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时代下的初一年级全体学生一定会发愤图强,做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国脊梁。


撰稿:张禾 

审稿:宋志宏、陈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