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农耕劳作,践行劳动精神——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初中部开展“初一年级学农活动”
为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贯彻落实关于学生劳动教育的方针政策,北京市第二十中学于2021年5月28日组织初一学生走进三元农业科技园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曹宇红副校长、宋诗伟校长助理、关磊副主任以及初一年级全体师生参与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五个部分:劳动和历史、劳动与经济、劳动与生活、劳动与生产以及劳动与生命。辅导员与老师带领同学们体验了桑蚕养殖、手绘草帽、农耕劳作、蜜蜂观察和了解“红色记忆”,同学们都收获颇丰。
清澈明亮的蔚蓝色天空下,同学们登上大巴一路欢声笑语,很快来到了目的地三元农业科技园,开始了一天的活动。
拉开序幕的第一个活动是“红色记忆·劳动和历史”,在建党100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同学们走过红色记忆长廊,重温红色历史,学习和了解了发扬红色文化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神作用,感悟到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懂得要珍惜前人的劳动成果。
在“桑蚕养殖·劳动与经济”这个活动中,我们近距离接触了可爱的蚕宝宝,在这小小的桑蚕背后,是一本厚厚的经济账,也开启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丝绸之路。我们在了解了桑蚕的生长习性后,迫不及待地体验了喂养蚕宝宝,学会了与自然和谐相处。从桑树、养蚕、抽丝,再到织布,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的生活智慧,要树立信心,传承和发扬桑蚕文化和丝绸精神。
离开了可爱的蚕宝宝,我们走进了下一个活动“手工劳动·劳动与生活”。在这里,同学们跃跃欲试,脑洞大开,天马行空,彩绘草帽,一会儿功夫,一顶顶干净雪白的草帽化为一幅幅五彩斑斓的彩画,犹如一只只洁白可爱的桑蚕蜕变成翩翩起舞的彩蝶,让大家在动手实践中体会劳动的乐趣,并培养了审美情趣,养成了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意识。在绘制的图案中加入了校庆的元素,表达了同学们对母校的热爱。
第四个活动为“农耕劳作·劳动与生产”,同学们分组分工合作,有的拉、有的推、有的牵,一个看似简单的犁耙,五六个同学通力协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往前挪动。通过这堂课,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农具的相关基础知识,掌握了基本操作步骤,培养了集体协作能力,也体会到了农耕劳作的不易,感受到了传统农业文化的精神和魅力。随后同学们又来到田里播种,在菜园中采摘,体验动手劳动的过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要珍惜粮食,尊重劳动者。
最后一个活动是“蜜蜂观察·劳动与生命”。同学们在农场老师的指导下,全副武装,换上了防峰服,近距离接触蜂群,寻找蜂王、蜂王浆、蜂蜡等,观察不同蜜蜂的工作分工,领略蜜蜂及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激发了同学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
一天的活动很快就结束了,通过这次劳动实践教育,同学们重温红色历史,领略自然魅力,实践手工劳作,体验劳动艰辛,探秘蜜蜂王国,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培养了集体的团结协作,养成了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意识。此次活动同学们意犹未尽,受益匪浅,都期待着下一次实践活动的到来。
撰稿:初一3班张育菲
摄影:初一年级
审稿:刘馨临
编辑:程磊,张振峰
审核:吴刚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