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青春 领悟中华——初一年级参观民族园报道

发布时间:2018-04-19 | 来源:初一年级 | 浏览次数:444405

在这个“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春天,学校初一年级全体师生来到这“春来江水绿如蓝”的中华民族园,体会春天的美,体验民族的风情,感受中华的魅力。

我们一路南行,终于到了盼望已久的目的地——民族园。公园大门是由一棵棵苍劲的枝干连接而成,若不是看见后面的鸟巢,还像走进了大森林一般。

进入园内,映入眼帘的是按照1:1比例仿制的四川九寨沟盘龙叠水瀑布,巨石层层叠叠,水流如仙女的散发一般源源不断的奔泻下来,好一幅壮丽的山水画!

首先我们随着藏族导游来到了藏族景区,看到了西藏特色的大昭寺,辉煌的雕塑艺术和绘画,看到了藏族的青稞酒、藏红花。复原的大昭寺前面,藏族小姐姐迈着轻盈的步伐,唱着银铃般的歌谣,在那悠扬的“在那金山上”歌声中,我们仿佛置身于西藏那片炽热的土地上。了解了勤劳智慧的藏族人民,并且更加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藏族同胞定会和我们一样,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我们继续往前行走,跨国一座座小桥拱架,只见得前方竹影婆娑,花红草绿,我们沐浴着阳光,荡漾的湖水映着我们一张张欢乐的笑脸。穿过蒙古族景区,我们看到了中央广场,各少数民族的哥哥姐姐给我们展示了他们的传统体育活动。除了我们熟知的跳绳、呼啦圈,还有一些我们连名字也没有听说过的“蹴球”等少数民族活动。主持人一声令下,同学们纷纷参与其中。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增长了见识,也领略了各民族的文化。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来到了云南的少数民族建筑,真可谓“纳西族家家泉水,户户垂柳”啊!这些让我们了解了中国民居中最具特色的高原水乡。同时,我们也理解到,保护中国版图上越来越少的民族建筑,也就是保护民族的精神文化。

傣族民居为竹木结构,上层住人,下层围养畜禽。我们在这里看到傣族姐姐的舞蹈,听到傣族哥哥吹奏的悠扬的葫芦丝。

从长廊展板到沙画表演,都为我们介绍了从古到今中国外交的金钥匙——由古代的“丝绸之路”到现在的“一带一路”。这条经久不衰的道路凝结了多少人的汗水,由创造了多少奇迹与辉煌。从骆驼到高铁,从木质商船到航母舰艇。不管是驼铃吟唱的丝绸之路还是和平兴奋的世界之路,大家的祖国与地球,都将变成美丽的桃花源。大家的生活都会变得欢乐、美好、自由!

我们走出校门,去欣赏一个新春天;我们走出国门,去迎接一个新时代。我们在这柳暗花明中,把五彩的青春绽放,我们在这民族园中,感悟民族的魅力,中华的魅力。


文字:张禾    

照片:陈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