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承办海淀区中小学养成教育实践模式研究现场会
2019年11月1日上午,海淀区中小学养成教育实践模式研究——以育促育,教师育人能力提升专题模式现场会圆满结束。此次会议由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北京市二十中学承办。
上午8:00会议在图书馆四层拉开序幕。本次会议特邀吴颖惠、谢春风、王新波、王瑞、赵宏玉、王东、赵昱鲲等专家参加。陈恒华校长、宋诗伟副校长莅临指导。
第一环节,陈恒华校长致开幕词。陈校长提到,非常感谢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对我校的认可,很荣幸我校能举办此次教育研讨会,希望通过这次研讨,能促进海淀区中小学养成教育的更快更好发展。
第二环节,与会的教师代表们纷纷发言。清华大学赵昱鲲老师,讲述了教师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知识,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并到杰出背后的原理。我校德育主任关磊主任以《合作分享,共担立德树人伟大使命——班主任育人能力提升路径探索》为题,从班主任育人能力提升的价值和意义、组织建构及制度保障、具体提升路径及措施和实施效果与反思这四个方面对于我校的班主任育人能力提升的制度和具体措施做了详实的报告。接下来周子钰、李立宁、苗禾三位班主任代表,作为“新班主任”“青年班主任”“优秀班主任”代表进行了发言。周子钰老师,主要分享了她在经过学校一系列专业的班主任培训后,自己快速成长的事迹;李立宁老师,介绍了自己通过学校搭建的各种教科研平台,将教育教学相结合,成为科研型班主任的经历;苗禾老师,通过展示学生丰富的活动,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学校、老师、家长、学生是“命运共同体”。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的王广煊老师,从导师制的角度,介绍了该校在养成教育中导师育人能力提升路径的探索过程。
第三环节,专家进行点评。王新波学者肯定了几位发言人的发言,指出大家都展现出了良好的教科研素养,他寄语班主任们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更加明确班主任的初心使命,要尊重每个学生个体,细心守护每个学生个体。赵主任肯定了陈校长的育人理念,指出正是这样的高瞻远瞩,才激活了班主任、激活了学生、激活了教育,陈校长将信任给了班主任,挖掘了班主任的潜力。吴主任肯定了本次研讨会较好地落实了养成教育项目的研讨。在此基础上,提出本项目的宗旨是通过班主任的成长带动学生的成长,最终使得学生在“理想信念”“习惯养成”“品德养成”“思维方式养成”“行为养成”等方面的养成教育取得长足的发展。她寄语班主任,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积累教育案例,探索教育智慧,和学生教学相长。
最后,主持人总结发言,对此次活动给予了肯定。散会后,老师们仍然依依不舍,继续探讨自己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离不开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支持和写作。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融合,促进了教科研相结合,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校还将继续努力将此项研究持续进行下去,持续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撰稿:李立宁
照片:翟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