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承办“2020学习科学与未来教育前沿论坛”分论坛活动
专家学者云聚分论坛
2020年11月30日,“2020学习科学与未来教育前沿论坛”的分论坛:海淀区学习科学与课堂教学整合现场课展示活动在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顺利召开,北京大学尚俊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辞晓老师、北京大学黄文丹博士、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教育集团陈恒华校长、北京第二十中学张万祥副校长、海淀区学习科学项目总执行人教科院侯兰老师出席了本次论坛。海淀区教科院宋官雅副院长主持此次活动。海淀区学习科学研究项目实验校教师代表到现场参加活动,上千名教学参加线上观摩学习活动。
学习科学走进课堂教学
首先,与会老师在高中楼五层阶梯教室观摩了由二十中数学老师张程艳老师所讲的研究课《到两定点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定值的点的轨迹》.张老师利用有趣的折纸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了什么是双曲线,再利用几何画板进一步分析,最后通过严谨地逻辑推理得到了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充分体现了论坛主题“让学习更科学,更快乐,更有效”。
接着,三节精彩的展示课和两个开题论坛同时进行,与会老师分头听课或是参加研讨活动。二十中学的英语老师周阳玢在高中楼五层阶梯教室讲授了《The Advertising Game》,地理老师方岚在实验楼一层录课教室讲授了《世界的气候》,物理老师李依涵讲授了《音乐》,三位老师都在课堂中充分体现促进学生学科思维发展的教学理念,学生收获满满。
分论坛交流学习科学研究
同时,在高中楼五层的心理教室,北京市八一学校的王秀丽老师对基于学习科学理论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思考,北航实验学校的郝昀铮老师报告了自己对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科核心概念学习的实践研究方案,海淀实验中学的于戈老师对游戏化在线作业对提升学习效果的研究,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的段庆伟老师报告了利用情境教学法提升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策略的实验研究过程。在艺术楼三层阶梯教室,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的刘姝君老师汇报了学习科学视域下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方案,北京市海淀区育鹰小学的蒋振东老师对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学科大单元游戏化环节教学设计与开发的案例研究进行了开题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的孙恩渠老师报告了利用情境教学法提升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策略的实验研究思路,中科三幼的王依玲老师对教育戏剧融入幼儿科学活动的创新研究进行开题汇报。
专家点评提升学习境界
然后,老师们再次回到高中楼五楼阶梯教室听取各位专家对今天四节展示课点评,充分肯定二十中学教师的教学水平高。北京大学尚俊杰教授说二十中学作为海淀区信息化建设示范校,积极探索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今天听课的两节课数学和物理课,两位老师把信息化做的特别好,数学老师把让学生动手操作和《几何画板》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真实世界与虚拟系统相结合,具有增强现实的作用。物理老师课堂让学生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借用软件把人肉眼无法识别的电波和频率形象的展示出来,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希望二十中学努力把学习科学原理有机的融合在课堂教学之中,形成精品案例。尚教授还强调,学习科学原理应用于课堂教学不是新鲜事物,关于学习的研究已有上千年,不少老师已经在教学中或多或少的自觉应用学习原理开展教学,现在把学习科学显现提出来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促使老师们更好地思考到底怎么样把学习科学应用于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习更科学更快乐更有效,要做好这件事情,老师们需要经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没想过也不会,第二层次是想过不会,第三层次是想过也会,第四层次是没想过,但是会而且自动化操作了,达到此时无招胜有招,希望通过认真的探索、学习和实践,更多的老师能达到第四层次,成为学习科学理论自觉应用者。
颁发立项证书推进学习研究
与会专家和领导为49所参与课题的单位颁发立项证书。正式立项进行促进老师们的研究热情。
论坛总结学习科学研究再出发
最后,进入到本届论坛的总结环节。首先,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教育集团陈恒华校长做总结发言,陈校长说感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和海淀区教科院给二十中学学习交流的机会,在学习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二十中学近几年积极围绕课堂教学方式变革开展教学研究,学校希望通过以“目标引领,问题驱动”为核心的开展教学方便变革研究,希望在学习科学研究项目组的帮助指导下,不断提升育人质量和教学质量。
北京大学尚俊杰教授总结了本次活动,向举办本次分论坛活动的二十中学和与会的领导、嘉宾、师生表示感谢,并对二十中讲授展示课的四位老师给予高度的肯定,期待二十中今后继续带来精彩的课程。更希望经过我们的项目研究,能够培养出一批具备学习科学素养的研究型教师,在教学中起到引领和辐射作用。
最后主持人宣布2020学习科学与未来教育前沿论坛到此结束!
撰稿:刘慧琰
摄像:翟林峰
审稿:张万祥
编辑:程 磊,张振峰
审核:吴 刚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