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平安高考——北京市第二十中学考点组考工作圆满结束
2023年6月10日下午,北京市第二十中学2023年高考考点,在海淀区教委高招办的领导下、清河地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体监考教师、考务人员、安全保障人员、后勤保障人员辛勤付出下,圆满完成2023年全国高考和北京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组考工作。
此次高考组考历时近两月,我校周密部署、精心安排,用心用情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到细致、精致、极致,旨在为所有学子保驾护航。考试期间,组织严密、管理规范、秩序井然、考纪良好,给所有考生和家长交上了一份“平安高考”的满意答卷。
认真规范高考
2023高考是实行疫情防控“乙类乙管”新形势下的首次高考,我校考点严格按照《北京教育考试考务管理规定》通知的精神和要求,在区高招办的指导下,以“平安高考”为工作目标,本着“最高标准、最严要求”的工作标准,成立专项工作组,陈恒华校长亲自指挥部署我校今年的高考考点工作,领导各部门小组多次召开领导专办会议,督促落实考试各项工作;学校按照1:1要求,精心选派高考监考人员和考务人员、安全保卫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等,确保2023年新高考平安顺利有序进行。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在本次高考的组考过程中,二十中考点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由陈恒华校长亲自担任主考工作,成立高考工作专班,整体推进考点组考工作。各部门详细制定工作清单、自查反馈清单,落实每日任务,精心准备与高考有关的各项工作,确保考务工作万无一失,把高考组考工作想全、做细、落实。
2.严格培训,强化演练。
学校自5月25日召开高考工作启动会、组织2次考务培训会,陆续召开高考领导小组会、高考工作布置会、高考考前工作说明会、保密员会议等。
6月6日上午,北京市第二十中学考点组考全体组考工作人员培训会顺利召开,全体参训人员不仅加强自身理论学习,更强化实践演练。张万祥副校长组织考务组全体考务人员前往考务室,从考务室终端刷脸认证、确认试卷袋领取、考场终端刷脸认证、试卷袋拍照、金属探测仪使用、宣读考试规则,直至最后回收考试材料等各个环节都一一进行实操演练。
3.精心准备,万无一失。
6月3日至6日来,陈恒华校长亲自带领领导小组就考场布置、考务组工作场所、监控室、保密室、广播室、医务室以及特殊备用考场等场所进行反复考量,各项设施设备检查,电力、消防、灯光、空调、广播、存包处、雨廊、智能安检门、考场布置等逐一核查。
我校考点特创设监考员休息室,做到每个监考员都有固定台签,确保每个监考员都有专门座位,还能互相进行工作交流,随后便可直接进入考务室开展工作。
4.深究细节,精致高考。
为了让监考教师详细掌握监考过程中相关要求,张万祥副校长亲自设计每场考试考前提示要点,并通过考务室大屏展示给监考教师,就每场考试前开展反复强化,确保我校高考顺利进行。
考场验收和模拟演练期间,陈校长不断对各个工作小组负责人提出更加细化的工作要求,深入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强化风险隐患预判,指示管理好工作人员,小组之间做好协同配合,定要为考生提供优质温馨的考试服务。
公平公正高考
高考事关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事关国家未来人才的选拔培养,我校考点高考视频监控组认真履职,为高考公平公正保驾护航。广播员准确发出高考指令,指挥高考有序开展。
平安温馨高考
高考组考工作任务较重、程序多,但我校老师和工作人员不怕繁琐,既严格要求又体贴细心,致力为所有考生打造一个安静舒适的考场环境,营造温馨高考、平安高考的良好氛围。
1.完善设施,为考生服务。
为了给考生营造舒适的应考环境,学校自6月2日以来便开始全面清扫校园、规范布置考场并进行消毒、在校园内悬挂横幅、设置检测通道。学校为考生设置存包处,搭建遮阳棚、车棚,备好纸巾、爱心雨伞、矿泉水等物品。在入校刷脸处专门安置遮阳大伞,尽量减少高温对人体造成的不便影响。
2.做好安保值守工作。
为所有监考员以及考务员统一制作考点标示的出入证、停车证,在考试期间试行凭证件入场,与考试无关人员、车辆一律不得入校。学校相关领导和老师们始终坚守考场,以应对并处理突发事件,提供及时帮助,保障高考考场的安全有序、和谐舒适。
3.积极协调,保驾护航。
高考期间,学校协调清河地区公安、城管、交通、供电等部门,做好考试组织安全工作,为家长提供停车车位,服务考生。清河地区警察、协警,以及学校安保人员也默默守护考场内外,为考生们保驾护航。我校领导向在考点值守的民警、交警及街道工作人员赠送锦旗,表示诚挚的感谢!
4.关心服务考生,实现人文高考。
学校前期对考场进行逐一检查:桌椅的数量和质量、照明灯光的完整和舒适、门窗的完好和使用、考场的通风温度,以保证所有考场设备最优化使用;并在考场楼内设置考生饮水处,尽最大可能为考生做好服务,让考生能体会到关心和温暖。学校安保人员往返接送坐轮椅学生,确保每一位考生都能顺利进入考场。考场内井然有序,考场外和谐暖心,贯彻落实人文高考。
今年高考已落下帷幕,但我校耕耘仍在路上!未来,我们也将继续秉承对党、对人民、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主动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为创办首都一流的示范学校作出应有的贡献!
再次祝愿所有考生和青年学子以此为人生的新起点,行稳致远,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