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2018年新入职青年教师座谈会

发布时间:2019-01-22 |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 浏览次数:366039

为加强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学校于2019年1月21日下午4点,在北楼五层心理教室,召开了2018年入职的青年教师座谈会。会议由校长助理、特级教师李久省主持,陈恒华校长、张万祥副校长、付用江副校长、宋诗伟副校长、闫立红校长助理、曹宇红主任、王丽俐主任全程参与活动,与青年教师面对面交谈,倾听其心声。 

过程中,老师们积极发言,分享各自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感受,以真实的案例交流各自这一年工作中的收获和困惑。在场学校领导及参会的4位优秀的青年教师——王朋超、刘鑫临、索亚菲、王宇薇针对新教师提出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答。

新老师初次接手工作,面对教学与其他班级工作堆积,经常遇见工作缺少条理性问题。对此王朋超老师分享了一些小技巧:1. 将目前的工作罗列下来,并且对最重要的事情进行标记。2.通过对已经罗列的工作的整理,并据此制定计划。比如,将耗时较少的事情放在零碎的课间、午休等时间;而类似备课这种比较复杂耗时较多的内容,放到下班后,或者是有空课的时候。时掌握学情,先构思一个框架。3.将已完成的事情进行标记。

在初次面对学生时,新教师们经常遇到作业完成情况不好和对学生的态度把握不准确的问题。对此索亚菲老师提出了一些建议:1.要把学生的错误预防在之前,在刚接手班级的时候立好规矩,例如:作业方面,规定当天作业当天交,如果有不交的同学就联系家长将已完成的作业拍照发过来或着放学前在学校补完。2.立好规矩后就要严格执行,做到言出必行,这样才能够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信。3.管理有度:由于学生自觉性较差,所以对学生一定要严格管理,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下作业上都要有严格的规矩,可以有亲和的态度,但是在严肃的事情上必须严肃处理。

在教学过程中,新教师们遇到了普遍问题,即如何形成教师个人风格,以及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这两大难题。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刘鑫临老师的解答是:1.不要过多被教学风格所困扰,个人风格与特色不能急于求成,刚步入讲堂的我们目前最需要的还是提升教学能力,风格会在我们每一次的学习与进步中逐渐形成。我们可以通过多听课、多做课、多反思等措施来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2.在提高课堂趣味性这方面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把跨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对于相关内容进行补充拓展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英语阅读的练习中,对于文章内容可以搜集相关知识的资料,让学生对这方面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进行阅读时会大大提升阅读的趣味性。还有一些相关学科,比如生物与化学、历史与地理等都可以将知识互相迁移,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一个综合的认识,以此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

对于这个问题闫立红校长助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与现实联系,与切身经历联系来吸引学生兴趣,可以用学生来举例,设计情景让学生融入进去。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课堂上对这些知识内容的学习,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启发。

在如何解学分层教学的问题上,王宇薇老师提出了以下建议:1.调整心态,不要急于求成。2.做好预案,以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明确每个班级每名同学的学习情况。3.在备课时以高层次的同学的学习情况来准备知识内容,在活动设计与问题设计上要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在这个过程中学情分析尤为重要,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

活动最后,曹宇红主任针对年轻老师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首先更深层次挖掘学生潜力,让每一名学生都参与进课堂。其次要用心对待每一项工作:用心备课、用心解决遇到的困难、用心处理师生关系。

 

王丽俐主任针对新教师的问题提出: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三心”,真诚对待学生的爱心、静待花开的耐心、对待学生的问题要用心。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并对此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陈恒华校长对半年来青年教师的表现表示满意,鼓励青年教师们相信教育事业的未来,用心发掘教学中的幸福感;坚定信仰,寻求个人价值充分实现。陈校长:每个人的成长都是有规律的,不仅仅是学生,教师也一样,不用急于求成,眼前所遇到的困难和经验的积累都是未来成功的基础,但同时无论是挫折和成绩都不是最主要的,一名教师真正的成功是对待工作的态度,不用过度看重眼前的工作与成绩。另外青年教师还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劳逸结合,适度体会生活、观察生活。

最后,李久省老师说:教师要能够用学科知识来引导学生,用个人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感化学生。希望每一位青年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多一分思考,少一分怠惰;多一分探索,少一分盲从。积极学习、努力工作、率先垂范、勇挑重担,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 

两个小时倏忽而逝,尾声将近仍意犹未尽。相信在学校领导的关爱支持和老教师们的指导、帮助下,青年教师们一定会不懈努力,直面挑战,在不断地学习中成为更好的自己、更优秀的教师。



撰稿:张欣悦

摄影:唐诚翔

审核:李久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