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国防知识,感悟深空奥妙——初二年级国防知识讲座
2019年1月23日,北京市二十中学初二年级全体同学听了一场有关深空探测与测控支持的讲座。主讲人是航天工程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系的史学书博士。史博士主要讲的是关于航天器测控的知识。博士首先引用了我们熟知的动画片与小说,引出了深空探测的概念与意义并讲述了国际深空探测的历史以及我们所熟知的例子。
从1958年美国发射了第一颗月球勘测器索者0号开始,全世界就开始了长达60多年的深空探测之旅。由史博士悉心汇总的各国深空探测活动的总体情况可知,中国的航天器测控技术在突飞猛进的提高。嫦娥2号也突破了中国探测月球背面的空白。探测月球的勘测器“阿波罗”带回来的岩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这告诉我们深空探测并不是与实际生活没有关系,而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史博士又给我们讲解了在太阳系中各大行星位置及地理意义。火星探测是在太阳系探测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因为火星与地球的地表地貌极为相似,可能未来会适宜人们移民居住。而金星水星太阳的探测也很重要,了解我们附近行星的详细信息,对我们人类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土星,木星,彗星和小行星的探测也在这几年持续不断。深空探测也涉及了国防方面的内容。
博士讲的第二个方面,是对测控的需求。遥测和遥控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避免资金的浪费和徒劳的工作,人们要在遥测和遥控上费尽心思,力求精确,使发的每一颗测控航天器都能达成原本的目的,起到它原本的作用。轨道确定也是一项极难完成又必不可少的需求。行星都会绕着自己的轨道,完成周而复始的运动。而探测器任务的不同,也使得探测器所遵循的轨道不同。而时间差是数据上传不可避免的难题。为保持航天器与地球时刻保持联系,各国都在行星轨道上设置了联络的卫星,在地表上设置了天线,这项任务也是深空探测的一部分。地面深空探测网是近几年我国重点建设的一个科研工程。史博士通过视频让我们了解了中国,美国和前苏联的地面深空测控网的典型例子,使我们初步对此有了了解。
通过史博士精彩而又生动的讲座,我们了解了关于深空探测的一些初步知识。深空探测是这些年人们一直重点研究的项目,作为历史的接班人,我们应秉持科学精神,开拓科学视野,增长科学知识,继续学习、探索与实践,解决现在出现的问题。通过不断的努力,我们一定会探索到宇宙的深刻奥秘,创造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