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十中学教育集团开展青蓝工程教师系列沙龙活动
2020年9月24日下午,北京二十中学在图书楼一层开展了以“学科科研能力交流”为主题的青蓝工程系列沙龙活动。本次活动由北京二十中学教育集团校本培训负责人、校长助理李久省主持,陈恒华校长、冯彦国主任、陈其龙副主任和全体青蓝学员全程参与。
语文冯春莉老师做了题为《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让教学与科研共成长》的主题发言,结合自己参与全国高考试题报告课题和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标准体系建构项目的经历,分享了从事科研的心得,不仅感受到市区级教研员灵活的思维,精准的表达,不苟的治学精神,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对于教学、教育独到深刻的理解,而且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紧随改革趋势和前沿理念,探索语文课程的开发与教学方法的转变,实现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
英语孙雯老师做了题为《基于主题语境以单元为载体分析教材》的主题发言。孙老师立足于课程标准和主题语境的概念和意义,深入细致地分享了自己在单元教学设计方面的教学研究。以必修三Unit 8 Green Living为例,通过大量教材、学情等图文资料的梳理呈现出教师日常教学研究的全过程,即围绕主题意义整合单元学习内容,建构知识网络,设计具有统领意义的单元整体目标和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引领学生深度挖掘、深度学习,促进学生思维核心素养提升,最终实现学生个人发展和学科育人的目标。
语文张欣老师做了题为《关于论文写作的心得交流》的主题发言,从为什么要撰写教学论文、教学文论写些什么内容、怎样撰写教学论文等方面展开,重点阐发了如何捕捉论文灵感,如语文教材中文学类文本具有多解性,给教师使用教材留下了设计和阐释的空间;教材历次修订不同程度的变化、教材及教辅资料中存在值得商榷之处,赋予了教师探究、阐释、评价的可能;在教学具体实施中,成功课例、课堂生发、学生问题,可以构成灵感来源;阅读别人的文章、语录能够引发思考,拓展思路,迁移运用等。
随后,多位青蓝学员、李久省老师在座谈中,也交流了各自的教研心得和座谈感受。最后,陈恒华校长对老师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深入思考、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给予充分肯定,并结合自己对于教育教学的思考,号召老师们在教学科研的过程中关注学习的发生机制,将教学研究作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用心钻研、凝聚智慧,获得持久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助推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升。
撰稿:张 欣
摄影:翟林峰
审核:李久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