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一中游学学生随笔

发布时间:2016-03-23 | 来源:高中部德育处 | 浏览次数:643961

在春风中前行
 
高二(6)班-周士迪

北京的春天,总有呼呼的风声响在耳畔。春风料峭,在惊蛰的阳光里强势地宣告西伯利亚冷空气的余威。但这无疑是好的,若无大风,北京便会被厚厚的雾霾笼罩。幸得佳期,我在春风暖阳中走过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在北京二十中里寻觅她沧海遗珠的风华。
    校园里某些角落仍能采撷到明清的遗风,琉瓦飞檐,朱墙彩绘,与现代化的操场,教学楼相映成趣。内部设施齐全,窗明几净。书法,绘画,陶艺,刺绣,戏剧教室布置精美,同学们可以在学校尽情发挥自己的特长,绽放独特的光彩。各色选修课目也生动活泼,充满趣味性,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像我展示着这所学校独特的魅力。
   其实这所学校最让我感慨的并非设施或成绩,而是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程度之高。
    有人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今后我们会走入光怪陆离的社会,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会发现那些最单纯的校园时光都已成为天边的星子,在宇宙尽头安静地闪着光。到那时候,高中生活留给我们的绝不是公式定理,大事纪年,而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态度和原则,是个人素质的提高与升华。北京二十中就完美地做到了这一点。他们极度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独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社会实践素养的提高。我相信这是高中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东西,因为只有能力才是证明自己最强有力的证据。我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将更加注重提高自身修养,做一个不庸俗的人。
    二十中的英语也是我极喜欢的一个科目。纯英文式的教学让人感到舒服和自然,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毫无障碍和压力,每节课都会介绍一些好看的英文影片或音乐,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口语技能。因为以前跟过外教的缘故,我对口语没什么压力,非常欣赏这种教学模式,也希望今后在英语课上我们的老师也多用英语同大家交流。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阳春三月,我想家乡的桃花开了吧,灼灼的,漫山遍野。我在春风中缓缓而行,眼前是一片灿烂的金色阳光。
我知道那是梦想开花的地方。

游学随笔

高二(7)班  卢俊梅

 

    36

怀着满心憧憬来到了北京,来到了二十中。天公作美,微风。无雾霾。这一天,我与北京结缘,与二十中结缘。

37

从寝室到食堂,再到会议室,二十中的热情让我动容,张开怀抱向它奔去。

校史长廊,金灿灿的奖杯,我为它喝彩,我骄傲有幸成为这里的一份了。

喜欢校服熊,喜欢像大姐姐一样的班主任。同样的校服,让我很亲切,同学们都很热情,还有两位小伙伴的相助,这里的生活很顺利,很开心。

我体验到了不一样的课堂,课堂气氛很活跃,师生间就像朋友一样,课堂效率很高。

38

今天,去游了北大、清华两所高校,见到了很棒的杜迎霜、张婷学姐。感触很多,她们是我们一行人的榜样。

是大学大,还是城市大?一所大学承载了一座城市的文明。游 未名湖,看了闻一多像,感受了浓郁的大学气息。摸了脸书,走了状元桥,那是我们对未来的希冀。最震撼我的还是张婷学姐的讲话——“有些人的成功北不能全部归结于勤奋,但勤奋一定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定好目标,三十年、五十年你仍可以为之奋斗。想起当初的时光,有感恩,不后悔。”

39

下午有幸参加了二十中高二的传统项目——诗词诵读大会。这个活动从寒假就开始准备,我看到了每一个同学都全身心地投入,为班级争光,为自己争光。他们的诗词储备量及所有随机应变能力都十分惊人。我认为这是二十中很好的一点,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霸≠书呆子,应变能力最重要。

310

提前通知,明天游长城,这是我和小伙伴们相处的最后一天了。尽管只有短短的四天,还是有些不舍。

下午的课程很自由,两节选修课,一节主题班会。选修课程很多,大家可以自由选择,同学们的思考和动手能力得到培养,这也是所修课的意义所在。班会主题是“我的榜样人物”,同学的演讲很精彩,很动人。从上台到结束,有条不紊,从容不迫,大方自然。我认为,这就是二十中的生动之处,把每一个学生们打造成会交际、敢动手、有自信的全能型人才,而不仅仅是一个会刷题、会考试的书呆子,而前者才是这个社会真正需要的。

很感动,同学们为我们准备了欢送会。我会记住在这里的生活,拭去初到的羞涩与懵懂,带着憧憬与希冀,走向未来。

感谢二十中,感谢每一个同学与老师,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共同拼搏!

 

 

 

高二(7)班  张子兰

 

北京第二十中学的同学、老师、课堂学习都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我以往熟悉的一切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在我眼前。

教室里最大的不同在讲台,老师的讲台不再位于正中央而是在侧面,在学生课桌排列的空隙处,教室还有两处展示老师教学内容的地方,一处是电子板,一处是幻灯片放映幕布,一个班学生也较少,多则40人左右,少则30人左右,这样最大限度的保证每闰学生都能看清老师所展示的内容,就我所想,像这样的讲台设计与传统正中央式的讲台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淡化老师“灌输”的作用并将其转化为“引导”。当讲台位于正中央时,如果人较多,那么学生的视角或多或少会受到限制,而且老师处于一个注意力集中点,并常常是带有压迫性的,讲述与灌输学生知识的意味较浓,当讲台位于侧面,将黑板、展示屏完全呈现,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则完全在老师的展示和知识上,老师讲解的声音将带动你的思考,启示你去问,去想。然后自己得到答案,当然这两种方式都是极好的,后者需要技术层面的辅助,在没有展示内容时,老师永远是知识的中心,无论讲台在哪。

北京的学校课堂气氛都非常活跃,老师和学生之间一直保持着一种友好的交流氛围,同学们的发言都非常积极,由此带来的课堂纪律以及课堂效率问题也是难以避免的,但是我最欣赏的一点是,这里的同学不懂即问,大胆地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也敢于发言,只要老师点人起来回答问题了,那位同学就会认真给出自己的看法,敢于表达自己,是一种自信,也是我们还欠缺的地方。

这里的课外活动无疑非常非常的丰富多彩,发展各人才艺的书法社、绘画社(包括国画、油画等)陶泥课以及戏剧社,这里处处都看得到书法作品,书法社也有很多出色的学生作品,都非常的优秀,还有3D打印,学生都会亲自动手实践,参观过程中,我们也遇到学生正在自己动手制作无线电发射器。

我们在这里参加了一场古诗词朗诵大赛,据说是高二年级的传统,从寒假开始布置任务,让学生好好准备,有班级、有个人、有团体的各种项目和精心的比赛环节设置,老师是发起人,评委,剩下的都由学生组织,完善,参与,在这一整个过程中,不仅复习了诸多背诵篇目,也拓展了大家的知识面,更不要说学生的组织能力,控制场面,朗诵等,像见多识广,从容不迫,处变不惊都是锻炼来的。

北京的同学大多见多识广,出过国的很多,口语也很棒,可这里的英语跑班制分层有A层也有C层,就算谁条件再好,也无法不付出半点努力就学会一切,这里的同学都很热情友善,他们在准备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在这个付出时间精力的筹备中学到了很多,他们非常尊敬刻苦努力的人,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有那样的压力,做不到勤奋,可是人家的成绩,那好的口语,各种出色的能力,也都是努力来的。

我们可以羡慕,可以憧憬,但是绝对不可以幻想,不要徒劳地安慰自己。北京起点比我们高太多,他们有分数优惠,人家有钱、条件好,我要是在北京上学怎么样……,这些都是你可能通过努力,可以争取来的东西。你完全可以把它转化成一场动力,为之努力,等你达成心愿的时候,你还会发现更多更精神的东西。这时过往的艰辛已悉数转化为最美好的回忆,这难道不比不劳而获要精彩的多吗?一个人如果一直一帆风顺,生活也太乏味无趣了,也太脆弱,难以经受风浪。

这个世界上可怕的事情不是有很多比你优秀很多的人,可怕的是当人家在努力时你还在玩乐,不要再自怨自艾,山撑起我们的脊梁,赋予我们厚重,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走来,前方即是柳暗花明处,水凝住我们的精魄赋予我们智慧,这个世界无限精彩等你去闯荡,而水教会你为人处事的不灭原则。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的家乡教会我努力付出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已经是最宝贵的则富,勤奋努力,无论在哪里,都是受人敬重的,时刻努力着,拥有一个明确而又遥远的目标,将一直给你巨大的动力,不断进步,如此,你才有可能迎来意外之喜,并最终将其变为必然之喜。

 

 

 

高二(8)班  田智辉

 

在二十中学习了一周,我感到收获颇多。首先,我觉得与一中相比,二十中许多地方与我们不同。在课程安排上二十中有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另外英语课采取分层上课,基础好的同学和基础不好的同学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水平的课程。其他的社团活动,例如:国画、书法、戏剧、动漫等都是提升个人素养的活动。

此外,二十中学生的素质很高,班内风气很好。同学们都十分热情、活跃。或许正是如此,才使得他们的课堂气氛活跃,上课很难走神,课堂效率很高,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也使他们师生之间关系融洽。

同时,二十中的同学们,大多志存高远,早早就为未来定下了目标,并为此奋斗,虽然他们的课程安排比我们轻松,但他们晚上回家却是要花很长时间,即使是在学校住宿的同学,晚上参加3小时的晚自习,也是保持高度安排。除此之外在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一种韧性。一种敢于去解决一切困难,绝不放弃的精神。即使他只是看起来那样不起眼的一个平凡学生,看起来是随遇而安,却也拥有想要问鼎前列的雄心壮志。在我眼中,他们的竞争和面临的压力并不比我们少。并且他们敢于向老师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不因为不好意思向老师请教,而使自己一直困惑下去。

本周还在幸参加了二十中的古诗词大会,各班的同学都展示了深厚的积累,其中有学过的,也有没有学过的诗词,二十中同学也能答上很多。对此我感到十分佩服,若是换我上去,恐怕也不会有那么好,毕竟很多东西是初中学学的。这也告诉我们学习不仅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厚积薄发才是未来在高考中胜利的关键。

 

 

高二(9)班  程佳昕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次赴京游学的机会,对于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们都十分珍惜,并且,在这一周的学习体验当中,我们学习到了许多和往常不一样的东西,受益颇深。

在游学活动的第一天,我们被各自分到了不同的班里,在班上受到了北京二十中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和热情的接待,也结识了一些新的伙伴。下午,在两位热心的同学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北京二十中的校园,二十中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硬件设施齐全,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十分良好的学习环境。校内开设了很多兴趣班,比如,国画、书法、陶艺、漫画、音乐、戏剧、计算机等,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都有学生到那里去学习,同时墙壁上还展示有老师和同学创作出的优秀作品,我认为这样不仅能够放松身心,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个人修养。

与我校不同的是,北京二十中的英语科目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英语基础的好坏来制定不同的课程,这样既可以让基础好的同学提升能力,又能让基础稍差的同学及时巩固,取得进步。除此之外,在课堂上,同学们都十分积极、活跃。于是营造了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不容易分散,课堂效率自然就提高了。例如,在化学课上,老师要做实验,同学们就立即簇拥到讲桌旁,认真观看实验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之后再对实验结果进行思考、分析和总结。课堂上讨论时,同学们都积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同时也会吸取别人的意见,多思考,遇到不懂的问题,同学们会积极主动向老师提出,老师也会用一种形象易懂的方式向同学解答。同时,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也会开一些小玩笑,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活跃。

相比之下,北京二十中的教学更加注重实验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本周三的数学课上,老师带领我们到计算机室进行“几何画板”的操作实践,探究三次函数及其导数的图象与性质。在探究中,同学们结合计算机图象寻找数学规律,发现了不少巧妙地方,同时对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入透彻。我认为这种用现代技术辅助学习的方法应当提倡。

同样是在周三,我们还有幸参加了北京二十中的古诗词大赛。大赛上,同学们锋芒毕露,一展风彩,参赛选手们用各自深厚的语文功底,为观众们呈献上了一场视听盛宴。赛上出现了许多优美精彩的古诗、文言词句,既有我们所熟知的,又有一些还未学到,比较生僻的,尽管如此,台上的选手们仍能对答如流,展现出丰厚的语文积累,让人非常地佩服。

本月还有一项课间操比赛的活动,为此各班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每天都会抽出时间来认真训练,虽然动作还不是特别标准,但是却能够看出他们用心的投入和全力以赴的态度。

还有我比较注意的一点是,北京二十中早晨的作息时间比较宽松,或许是由于交通的缘故,但是这样为老师学生们提供了充足的早餐时间,减少了因为赶着上课而不吃早餐的情况,不仅如此,北京二十中为老师和学生们提供免费早餐,有营养且不油腻,满足了上午的能量需求,保证了充沛的精力,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进而有益于学习。

以上就是我此次游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谢谢!

 

高二(5)班   潘月  

 

   经过几天在北京二十中的生活体验,我学习到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学习环境;学到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

   我在二十中是随着高二(1)班学习的,这里的学习思维都比较开阔,在课堂上与其说是讲课,倒不如说大家一块探讨学习,畅所欲言,课堂的气氛十分活跃,基本上大部分同学都很积极融入的,老师相对讲的比较少,大部分时间是留给大家思考和探讨的。

  二十中每届高二的学生都会举行一届古诗文朗诵大赛的,我们这次也十分有幸参与了,这里的每位同学古诗文储量十分地深厚,真得让我震惊,也让我佩服。赛场上的每一位选手表现都十分突出或温文尔雅,或激昂豪迈,抑或是温婉动人……当然啦,作为汉江水养育出来的我们也要来“锦上添花”了,我们六个人一起朗诵了原创诗歌《汉江农舍》。赛后有同学跟我讲,在北京看惯了钢筋水泥,那自然流露的小桥,流水让他们向往。然后我邀请他有时间去我们家乡作客,我也为我的家乡感到自豪。

   当然了来到北京怎么能错过这两个地方呢!嘿嘿,艾主任也带我们去参观了清华、北大,以前总觉得这仅仅是两个名词,只可远观不可亵玩。而现在当你真真实实的行走在其中时,你就会被她们那种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被那种浓厚的学习氛围所打动!这两个学校单独都可以作为北京的景观;北大是一种古美,却又不失恢宏,像老巷子里十里飘香的粮酒香,而清华却又是截然不同的那种近代的美学设计与自然景观的融合,总让人有种面对清雅公子的感觉。

   在清华,我们还与优秀的学姐张婷和杜迎霜见面了。她们与我们分享了许多优秀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这都她们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张婷学姐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说,有的人可能无论怎么努力都不会特别优秀,但要想成为优秀的人你必须得努力!没错,比你 优秀的人都比你努力,你还有什么资格不努力,说实话两位学姐真的让我都十分佩服。杜迎霜学姐说:她高一进想的考个武大就行,但韦世杰老师说如果你把目标定的很低,有可能你达不到那个目标,可如果你把目标定远一点,最差可能也是之前那个,由是她从高一开始,目标就是清华,一直到高三,最后实现了这个目标。我深有体会要做一个志存高远的人,艾主任在途中一直说希望有一天我们中有人能再带他来看看!真希望他能梦想成真!

   这几天的生活虽然十短暂,但是却很充实,难忘。我体验到了以往从未体验过的东西,也学习领悟了许多,学习对我们寄予了厚望,我会努力不辜负她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