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课、戏剧社、戏剧节——北京市第二十中学艺术教育又一张新名片!

发布时间:2018-06-11 | 来源:北京市第二十中学 | 浏览次数:444747

6月9日,我校第六届戏剧节开幕,此次戏剧节,学校戏剧社的同学们为本校区、新都校区、永泰校区的学生、家长上演了一部原创三幕话剧《血色勋章》。

整部话剧讲述了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一个普通四口之家关于子女教育各方面矛盾冲突的故事。作为教育局长的父亲希望自己的女儿和儿子能够按照他的意愿来选择他们未来的人生之路,在姐弟俩服从、压抑、对立、反叛、纠结、愤怒、懊恼中,观众被带入到了一场关于社会、家庭教育的争论和反思中……

事实上,这部剧是一个“升级版”。它首秀于2016年第四届戏剧节,当时就引起了学生、家长的强烈反响。本届戏剧节复排,对部分剧情作了修改和完善。其中,身为教育局长的父亲面对女儿的自杀身亡,他终于悔恨地说出了:“女儿,爸爸错了!”给观众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早在2007年,学校就在全体高一年级开设了艺术选修课《戏剧》。经过六年的积淀,学校于2013年5月正式组建了戏剧社,并在一个月后的6月18号举办了“走进戏剧世界,追求美好人生——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第一届戏剧节”,同年10月获得海淀区戏剧教育示范校、海淀区银帆艺术团等荣誉称号。现在,每年一届的戏剧节已经成为学校最重要的校园节日之一,它是展示学校艺术教育成果的重要窗口。

值得一提的是,戏剧社不仅有“大咖”指导,而且还有专业设备: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院长陈浥教授担任顾问、学校艺术教师安会担任艺术指导;学校还建有非常专业的戏剧排练厅、配有专业的灯光音响设备。

近年来,学校戏剧社举办的专场演出、参加的比赛有经典剧目和原创作品。经典剧目包括:《雷雨》《萨勒姆的女巫》《屈原》《罗密欧与朱丽叶》《茶馆》《青春禁忌游戏》《赵氏孤儿》等。原创作品包括:《小明》《女人•嘴》《生来自由》《守望》《血色勋章》等。

学校的艺术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学生的品德素养、文化素养、健康素养和科技素养提升方面也进行得如火如荼。秉承“扬五彩青春,做中国脊梁”的教育理念,学校致力于培养“志存高远、品学兼优、身心和谐、能力卓越”的国家栋梁,让学生成长为一个综合素质全面、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敢于担当社会国家责任的人,具有民族精神、科学素养、艺术气质、健康体魄的人。

  • 延伸阅读
    当天,在话剧展演前,北京市文联理事、老舍研究会王庆泉秘书长主持了首批“老舍剧社”授牌仪式。

此次授牌,经过北京文联老舍研究会和老舍文艺基金会专家的严格评审,最终从北京市中小学和社会团体中评选出了首批八家单位,它们分别是: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

北京市一零九中学

北京市一六六中学

清华附中上地学校

北京方家胡同小学

北京市灯市口小学

北京金宝街戏剧公社

北京故事屋戏剧中心

这八家单位获“老舍剧社”命名,并成为北京老舍研究会团体会员单位。

据了解,今后,这八家会员单位将研究、排演老舍先生的经典作品,进一步推动首都戏剧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