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新高考与课堂教学方式变革教育论坛都说了啥? ——“第二届新高考与课堂教学方式变革教育论坛” 在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0-12-19 | 来源:高中部 | 浏览次数:78586

为深入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育人本领,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有效策略和实施途径,2020年12月18日上午,“第二届新高考与课堂教学方式变革教育论坛”在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图书楼四层会议室成功举办。

本届论坛以“核心素养与课堂教学方式变革”为主题,8:50开幕,12:00圆满结束。论坛由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常务副校长张万祥主持。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学区管理中心、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北京市东直门中学、河北省清河中学、河北省张北一中、北京101中矿大分校、湖北省丹江口第一中学和第二中学、首都师范大学、人大附中北大附小联合实验学校、人北联合实验学校、北京赫德双语学校、北京锦宏教育研究院、辽宁省葫芦岛市天恩教育、河北保定师范附属学校、河北省石家庄市卓越中学、河北石家庄问鼎辅导学校、河北省国培初中校长班学员等单位的领导、校长、教师共计100多人参加了此次教育论坛。

本次论坛分为三个环节,首先由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校长陈恒华祝欢迎词辞,其后5位主要嘉宾就不同论题进行了大会发言交流,最后专家对各位嘉宾的发言进行了细致的点评。

第一位发言人是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校长陈恒华,他做了《核心素养与教学方式转变》专题发言。陈校长从核心素养谈起,指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是21世纪世界各国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并回顾了中国核心素养发展历程以及教材、培养目标方面的转化。他提出教学方式转变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强调要关注课程实施理念、教学方式的关联性、发展学生高阶能力,并分析了以“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的”为驱动的教学实践案例。

第二位发言人是湖北丹江口第一中学主任张国富,他做了《分层(分类)双选走班,激发教与学活力》专题发言,他通过家乡宣传片为与会嘉宾提供了丹江口地区的改革背景,并阐述了“三全”制走班制度,即全员、全程、全科参加走班,主要目的是能够:学科分层、体育分类、因材施教显成效;学生选老师、老师选学生、双向选择增活力;一生一课表、一师一课表、一室一课表。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徐文兵则围绕“新一轮教育改革背景下育人方式变革”陈述了自己的观点。他从改革背景入手,指出选科的最大变化是学生当家。面对变化,教师要作学生思想价值的引领者,学生个体发展的支持者。接着,徐副校长以数学课、生物课上的教学活动为教学案例,向我们介绍了如何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们能够讲好中国故事、说好中国话。


北京市房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副主任张丽娜就《面向人人、人人发展、成就人人》发表了如下言论。她指出核心素养的培育是“面向所有人”,介绍了房山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改进指导意见和房山区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总结了“基于学习,培育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实施、评价”,这重在设计、优在实施、长在改进、成在效果。另外,她还给出了区域三年教研的整体设计实施策略和具体做法。


北京东直门中学副校长袁丽秋从《创新驱动 特色发展——拔尖创新人才课程探索与实践》的角度,她提出 “三层五领域”课程体系,即构建系统的、开放的、文理通融的东直门中学课程体系,探究多元人才培养以及潜能开发方式,研究课程实施方式和评价管理。她强调学生课程体系建设,要集全校之力育学校英才,并且重点介绍了学校的英才课程以及各学科的教学重点。


接着,各位专家、老师们一起观看视频《一线教师心中的课堂教学方式变革》。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各个学科教研室主任从不同的学科特点出发,分享了对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理解和实施方案。


其后,进入专家点评环节,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田国秀指出带有课堂内驱力的课堂教学变革已然发生,这是“知识本体论”的问题。她强调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面对“认识论”的问题,即每个学科要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向学生展示并且帮助学生学习世界。同时,教育教学也离不开“方法论”,即教师要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各种教育教学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另外,教育也要关注“目的论”,即通过让学生学习,教师的目的是什么,这是课堂教学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以此为背景,她提出三个建议:第一,重新认识学生,现在的学生已经是特定时代背景——“全球村”的公民。第二,重新认识老师,强调教师自己的反思和自省。第三,因才施教,老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也要了解每个孩子的社会处境。

 

田国秀院长点评结束后为本次论坛参加发言交流分享的校长、嘉宾颁发了荣誉证书。与会嘉宾一起合影留念。

本次论坛从多个分论题出发,从核心素养、走班选科、课程体系、智慧教学、建设评价体系、创设真实情境等多个角度,探讨新高考趋势、新教育理念下中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各位发言人在具体的实例中探讨理论,以理论研究上的交流推进教育实践,始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探讨真问题,形成真思考,指导真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场的听众纷纷表示自己受益匪浅。

 

 


撰稿:齐豪杰
摄像:翟林峰
审稿:张万祥
审核:吴刚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