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变革,壮丽的史诗”暨初三年级参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活动

发布时间:2018-12-18 | 来源:初三年级 | 浏览次数:339377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用双手书写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华大地发生了感天动地的伟大变革。为更好地感受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初三年级全体师生于12月14日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学习活动。此次活动由初中部教学主任李浴振老师,年级主任关磊老师全程指导。 

此前年级组织动员大会,每一位同学都认识到了这次活动的重要性,怀着一颗求知的心,崇敬的爱来到博物馆。活动前,各科老师结合本学科的学习特点设计任务手册,帮助同学们在参观过程中有重点且有针对性的学习。

走进展厅,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一张张生动的历史图片、一件件真实的文献实物、一个个精致的沙盘模型,和一段段具体的文字材料,铺展开一幅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那些承载着时代记忆的展品,引人驻足,令人深思。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1978”“2018”,这两个看似普通的年份,对于走在现代化之路上的中国,是象征着腾飞与进步的重要时间节点,串连起沧海桑田、翻天覆地的40年。

同学们按小组跟随带队老师进行不同版块的参观学习,主要分为关键抉择、壮美篇章、历史巨响、大国气象等部分。同学们认真参观了从安徽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包产到户“红手印”的雕塑,到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天宫号”空间站等模型,再到雄安新区总体空间格局和城市规划蓝图的沙盘的壮美篇章。同学们凝神观看展品,热切交流感想,直观地感悟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家的各项举措所带来的伟大成就。

此外,展览中的许多互动体验项目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如故宫博物院等单位联手打造的《清明上河图》穹幕影院,采用一镜到底技术,再现了北宋汴梁码头的场景;新华通讯社打造的“留声40年:扫描人脸生成你的时代金曲”,通过为观众拍摄照片,根据观众的性别和面部特征来为每个人生成不同时代的金曲;中央电视台设置地“展览说吧”语音留言台,使观众能够随时表达参观展览的心情和感受……特别是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打造的“时光博物馆”,展现了四十年来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的巨大变化。刚进入时,带着一股浓浓的年代感扑面而来的黑白色基调将同学们拉回到了那个纯真朴实、简单美好的时代。各种各样的老物件深深吸引了同学们,它们有的只是存在于孩童时的记忆里,有的是数十年前的遗产,有的甚至是只有老人们也不曾见过的物件……最为令人瞩目的是主展馆中湛蓝的壁纸上印的那两句话“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毛主席的这句霸气诗词彰显了中国气象,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山峰是用来攀登的,河流是用来跨越的。在参观完国博后,每一个同学心中都被激起了阵阵波澜。国家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大变化,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都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明前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斗志、团结奋斗,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更加清醒得意识到到了自己身上所背负的责任与使命,相信每一位同学都会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不忘初心,扬五彩青春,做中国脊梁! 



文字:初三(11)班 郑张易昕  初三(12)班 姬思琦

审核: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