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于物,育人以理——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承办“宋诗伟老师教育教学实践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0-10-22 | 来源: | 浏览次数:115454

为落实“十三五”时期教师培训工作任务,打造名师研讨会品牌,发挥名师研讨会辐射作用,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于2020年10月21日(周三)下午14:30在北京市第二十中学举办“求真于物,育人以理——宋诗伟教育教学实践研讨会”。莅临研讨会的领导、嘉宾有:海淀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劲林同志,海淀区委教工委副书记、区教委主任王方同志,海淀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屠永永同志,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史怀远同志,原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全国知名教育学专家续佩君先生,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著名教育家文喆先生,海淀区教科院吴颖惠院长、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罗滨校长,以及来自教委人力资源科、基教二科、两委办公室、教委人才中心、海淀区教科院、教师进修学校、教委名师工作站、各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媒体的嘉宾。

 

宋诗伟老师系北京市第二十中学物理教师,海淀区名师工作站物理学科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国培项目组专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百人名师梯队培养”指导专家、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培训专家、北京市中小学名师发展工程实践导师。他先后主编了《项目式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等6本教育教学论著,共有20多篇论文发表在《中学物理教学》等报刊杂志上。宋诗伟老师先后执教国培项目的全国级观摩课、北京市基教研中心组织的市级研究课等12节,以及区级研究课20多节,全国讲座20多场次,深受物理同仁的欢迎。

研讨会由屠永永副书记主持,张劲林部长热情致辞。

宋诗伟老师做题为“求真于物,育人以理”的主旨报告。宋诗伟老师在报告中阐释了他的“求真于物,育人以理”的教育观点,并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了他的教学风格,从他的报告中让我们领略了一位教育名家成长必备的要素。在宋诗伟老师看来,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是学生道德的楷模,是学生行为的典范。宋诗伟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注重知识形成的思维逻辑,构建以核心概念为基础的知识体系,时时关注学生思维状态的外显,逐步引导学生建立物理认知的思维习惯。他的“教师是学生发展潜能的激发者,是学生道德品行的引领者,是学生人格价值的重塑者”教育感悟令人印象深刻。

 

报告之后,二十中学物理教研室王玉春老师谈了学生们眼中的宋诗伟老师;二十中学教研室主任张晓老师介绍了宋诗伟老师对物理教研室的发展、建设的深远影响以及对老师们业务提升的帮助及引领。与会的各校教学干部、名师工作站大使和学员也积极发言,和宋老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

 

随后,教育学专家续佩君先生及著名教育家文喆先生,分别对宋诗伟老师的育人观点和教学特色进行了精彩点评。续佩君教授谈到,通过宋诗伟老师的报告,能够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只有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状态才能实现真正的尊重学生,才能把尊重学生落到实处,同时,在学科中贯彻全面育人也体会到了宋诗伟老师的教育担当,并向宋诗伟老师那样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更多的教育发现与研究。文喆先生对于今天的研讨会形式给予充分肯定,通过这种研讨方式能真正了解和借鉴宋诗伟老师的教育观点和教学实践经验,并希望更多的老师向宋诗伟老师那样立足于学科知识特征落实全面育人、立德树人,把这种“育人以理”的理念渗透到更多的学科教学之中。

 

会议最后,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陈恒华校长,以及海淀区委教工委副书记、区教委主任王方同志先后讲话,对于宋诗伟老师几十年默默耕耘、无私奉献都给予高度评价,并号召年轻老师学习宋诗伟老师,不忘教育初心,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和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做出贡献。

 

研讨会结束后,几位领导兴致勃勃地参观校园,随后来到北教学楼前,张劲林部长与陈恒华校长共同为学校近年获得的十项“海淀区中学学科教研基地”匾牌揭幕,并与各学科教研基地首席教师及基地成员合影留念。

最后,张劲林部长、屠永永副书记参观了学校艺术中心,详细了解了学校的艺术课程设置、师资配备、课程实施等情况。在参观学生餐厅时,领导们在听取陈校长汇报后,又一一了解了“智慧食堂”的特点、使用方式,现场了解餐食的种类,并与学生沟通了解就餐情况。各位领导对学校的各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也寄予殷切希望,希望不断努力、不忘初心,为海淀区基础教育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撰稿:王春生,吴刚

摄影:翟林峰

编辑:程磊,张振峰

审核:吴刚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