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开展“教师防疫及急救知识技能培训”

发布时间:2022-02-21 | 来源:体卫中心 | 浏览次数:17884

2022年2月19日,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开展“2021-2022学年寒假教师校本培训——防疫及急救知识技能培训”。陈恒华校长、孙玉柱书记及小营校区、新都校区全体干部教师才能加了培训。

此系列培训,每年定期面向教师、学生开展。本次培训旨在提高全体教师对新冠疫情、春秋季流行病、校园传染病的防控意识和能力,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现场急救能力,在疫情、意外伤害面前能及时、有效地开展紧急处理、现场救护,达到减少伤害、挽救生命的目的。

培训由学校医务室王艳大夫主讲,梁丹大夫执行操作。培训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新冠疫情防控及春季传染病预防。

春季流行病以及诺如等传染病,常伴随呕吐、腹泻症状,所以此次着重讲解了如何使用呕吐包处理呕吐物,及时控制呕吐物对教师环境、其他人员的危害。在讲解后,又请老师现场实际操作。

第二部分是心肺复苏术的规范操作。

心肺复苏术简称CPR,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是为了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分钟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为进一步抢救直至挽回心搏骤停伤病员的生命而赢得最宝贵的时间。

王艳大夫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流程,梁丹大夫现场模拟人操作,台下老师认真学习,讲解完毕后请老师上台实际操作。

第三部分是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

AED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在心跳骤停时,只有在最佳抢救时间的“黄金4分钟”内,利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才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办法。

学校为保证师生安全特意购置了3台AED机,分别放置在初中部、高中部及新都校区。王艳大夫为全体教师详细讲解了AED机的使用方法。

学校领导对该系列培训十分重视,要求各年级按照培训内容进行练习。通过此次活动,使教师们认识到要建设安全校园、建设一流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不可忽视,安全防护及突发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置能力是教师的必备能力。



编辑:程磊,张振峰

审核:吴刚

总编:孙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