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经典同行”——记初二年级戏剧节展演活动
2018年7月12日下午,我校初二年级在北楼五层报告厅举行了“与经典同行”话剧展演活动。话剧展演是我校的特色活动,它不仅让学生参与了多姿多彩的课后活动,还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这次参与演出的同学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排练,为师生们献上了一场视觉盛宴。这次活动宋诗伟副校长、李浴振副主任,关磊老师全程指导,高度赞扬了同学们认真的准备和精彩的表演,并鼓励全体同学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全面发展。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小二,给我拿扇子来扇风”,这霸道嚣张的女高音一出,还能是谁?当然是《孔乙己》中的那个大掌柜了。只见饰演她的同学大摇大摆的上舞台,好不得意与自在。这两位同学一出场就引来了全场的欢呼叫好声,可见其卓越的演技。“哎呦,这不是丁举人,可是把您盼来了。”突然老板娘堆起满脸的笑容,扭着身子大声的喊道。原来是丁举人上场了,他身穿银白色长衫,毫不客气的就坐在了长袖衫那一桌,摇头晃脑地指指点点,嘴里还不是念叨着几句古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孔乙己来也岂能无酒钱买酒。”伴着一阵深沉悠长的声音,这部剧的主角孔乙己登台了。一见她老板娘的笑容顿时收了起来,绷起了脸。短短几个画面里,每位演员的一蹙一笑都十分到位。
这时,邻桌的小女孩儿分别找丁举人和孔乙己要茴香豆吃。从两人对待小女孩儿截然不同的态度里,生动体现出了旧社会统的黑暗与冷酷。最后伴着一阵略带沧桑的音乐,孔乙己永远的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里,这出戏也落下了帷幕,这样的结局很大程度上还原了鲁迅先生的原著,也使同学们陷入了久久的深思,意味深长。
第二个节目是《金色鱼钩》。同学们的深情表演,再次重现了课文里那至深的革命情谊。前期,无论是服装、道具,还是语言打磨,同学们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几乎是百分百的还原了文章内容,并且加入了读者视角的理解与感悟。演出中,小士兵在得知老班长失踪后,她那一次次竭尽全力的嘶喊声令台下不少同学潸然泪下;在知晓老班长逝去后,士兵们久久伫立的沉默让更多老师和同学都哽咽了。他们的表演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演出,而是以自己的满腔深情向同学们诠释了当年红军长征的不易。给同学们带来了无限感慨和一股由然升起的静穆。
接下来上演的是选自《儒林外史》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范进中举》。第一幕饰演范进妻子的同学穿着大红大紫的裙子一上来就惊艳了同学们的眼球。紧接着她与饰演范进的同学之间的对话更是惟妙惟肖。当第二幕范进知道自己中了举人欢喜而发疯时,“砰”的一声跪倒在地,更是让同学们为台上演员毫不作假,真真切切的表演叫好。《范进中举》本是一篇语言诙谐的反讽文章。故事的情节发展和结局都是令人啼笑皆非,而同学们的精彩表演更是为这部剧增添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当然,在大笑之后,同学们也对于文章所揭示的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了。
最后的压台剧《变色龙》是真正考验同学们演技的一部剧了。戏中的奥楚蔑洛夫是一个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小人,想要演好这个角色可不容易,他的三次神情变化都是颇为耐人寻味的。而同学的表演完全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他对赫留金一会儿虚假的嘘寒问暖,对将军的哥哥好不掩饰的讨好,都令同学们对这个“变色龙”有了细致入微的了解。全剧中的灵魂角色——将军家的狗,更是通过无声的肢体表演,表现出了对奥楚蔑洛夫的厌恶与轻蔑。逼真的小狗叫声,让台下同学大呼巧妙,甚至都以为是背景配音。随着一段极富有现代蓬勃感的海草舞,这次的戏剧节落下了帷幕……
展演虽结束了,但话剧的魅力已经深深的印在了每个人的心中。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了表演的乐趣,也发现了文学的美与生动,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更加浓厚。相信在日后的学习中,全体同学都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毅力,迎接未来的挑战!
文:初二(12)姬思琦、华雯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