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劳动,礼赞丰收——北京市第二十中学举行“五彩农场”揭幕仪式暨首届丰收节

发布时间:2022-10-27 | 来源:北京市第二十中学 | 浏览次数:14917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金黄的季节,收获的季节。

2022年10月17日,金秋十月,正值党的二十大在北京召开之际,北京市第二十中学举办了主题为“致敬劳动 礼赞丰收 献礼二十大”的“五彩农场”揭幕仪式暨首届丰收节活动。此次活动是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劳动教育成果展系列活动之一,教育集团陈恒华校长、孙玉柱书记、吴玉国副校长、曹宇红副校长、李久省副校长、吴刚校长助理,以及初高中学生发展中心关磊副主任、徐晓军副主任、王瑞群副主任、年级主任和班主任代表,初一年级、初二年级、高一年级、高二年级学生代表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五彩农场进行丰收采摘活动。

高一年级、高二年级的同学负责挖红薯和收割京西稻。“挖红薯时要注意不要让农具伤着红薯的外皮”“收割京西稻时,要从根部往上15公分左右的地方割稻子”,听完王老师的讲解,同学们快速领会到重点,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将一筐筐红薯、一捆捆京西稻收获,清理泥土,摆放在陈列区,同学们的脸上绽开了灿烂的笑容,这是劳动的喜悦,收获的喜悦。

初二的同学们负责挖花生。花生的果实不像冬瓜、南瓜、茄子、白菜那样直接呈现在眼前,使人一见就忍不住赞叹,必须挖起来才知道它的好,虽然不好看,但是很好吃。尽管蹲着挖花生腰酸膝疼,但是当一粒粒丰满的花生果,跟着手中农具的舞动,不断地跳出地面,不禁引起同学们一声声惊喜的欢呼声。

 

有人摘果实,就得有人收拾和整理果实。这次负责把收获的地瓜、冬瓜、倭瓜、南瓜还有丝瓜放置在篮子里的光荣任务就落在了初一、初二同学们的肩上。他们紧跟着大哥哥大姐姐的步伐,快速把散落在田间的果实整齐地放入蓝中。他们还推选出4位心灵手巧的同学装点丰收的果实,制作手捧丰收礼。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没有春种的辛苦,哪来秋收的喜悦。同学们徜徉于农场,近距离地细细的观赏土地所赐予我们的礼物。同学们感慨:它们于我们而言是那样的熟悉,因为我们常常见到它们;它们于我们而言又是如此陌生,因为每一粒果实的背后都有着我们挥洒汗水的艰辛。这些娇艳的果实都历经了冬日霜雪的侵袭、春日细雨的濯洗、夏日骄阳的曝晒、秋日长风的荡涤。

采摘活动结束后,由曹宇红副校长主持,邀请陈恒华校长和孙玉柱书记为“五彩农场”揭幕。揭幕仪式上,陈校长讲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活在城市中的中小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去接触农耕,也没有观察过作物的生长过程。“五彩农场”的建立为我校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农耕实践基地,我校是海淀区劳动教育特色校,我们将继续坚持开展具有我校特色劳动教育,以大自然为教室、以田园为课堂,丰富育人场景,将学科知识、劳动技能、人文熏陶三者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优良品格。陈校长还建议同学们将劳动日常化,参与体验劳动全过程,在劳动中体悟人生价值,找到未来奋斗方向,以己之力,奉灼灼之国华。

“五彩农场”的揭幕则预示着我们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将会更加别开生面。土地是最诚实的,你种下什么便会收获什么;土地也是最公平的,流下多少汗水便会收获多少希望。我们学习亦如此,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我们就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最后,主持人宣布首届丰收节结束,同学们捧起果实合影留念,为丰收节画下圆满句号。活动过后,同学们将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更加广泛的劳动之中,让劳动之风继续吹拂五彩农场,吹拂二十中学的每一寸土地。


撰稿:高二H3曹思琪

摄像:翟林峰

审稿:王瑞群

编辑:程磊,邢小晨

审核:吴刚,杨柳依

总编:孙玉柱